[发明专利]一种合金表面微织构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4178.7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9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曹苗;张琦;张东亮;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3F1/00 | 分类号: | C23F1/00;C23F1/18;C23F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71004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表面 微织构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合金表面微织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铸态金属材料通过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热挤压或热轧制工艺处理,形成具有多边形等轴晶粒、球状晶粒或均匀不规则形状的组织的合金材料试件;
2)去除合金材料试件表面锈蚀,并对其进行抛光;
3)针对需加工表面织构的合金材料试件,配取相应的化学腐蚀试剂;
4)将需要制备表面织构的试件表面浸入到化学腐蚀试剂中,腐蚀一段时间;
5)将试件表面用清水冲洗;
6)将试件进行超声波清洗,去除试件内残留的化学试剂及杂质;
所述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热挤压或热轧制工艺参数根据所需表面织构的形貌及平均等效直径尺寸设定;
步骤1)中所述晶粒的平均尺寸控制在4μm-150μm;
步骤3)中所述化学腐蚀试剂的选择、步骤4)中所述腐蚀时间根据所需表面织构的深度设定,深度可达6μm-80μm,且深度不超过单个晶粒的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金表面微织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为将试件放入盛有酒精或丙酮的试剂中进行超声波清洗,去除试件内残留的化学试剂及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41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