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韧性钢混组合桥面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4299.1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8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召;陈国红;李怀峰;赵洪蛟;王洺鑫;管锡琨;马雪媛;高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1D2/04 | 分类号: | E01D2/04;E01D19/12;E01D19/08;E01D2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晓鹏 |
地址: | 25003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层 桥面 板式加劲肋 钢桥面板 横隔板 韧性钢 支撑平面 钢箱梁 平行 垂直 正交异性钢桥 抗疲劳性能 沥青混凝土 板状结构 钢筋网层 组合结构 组件连接 荷载 磨耗层 相反侧 预焊接 承重 减小 平铺 施工 受力 栓钉 混凝土 外部 | ||
1.一种韧性钢混组合桥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箱梁,用于承重,其顶板构成桥面的支撑平面,支撑平面的相反侧设置有若干横隔板和若干板式加劲肋,横隔板之间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顶板;板式加劲肋为板状结构,板式加劲肋之间相互平行,且与横隔板和顶板垂直;
韧性混凝土层,包括混凝土层和埋于混凝土层中的钢筋网层,混凝土层与钢箱梁顶板之间通过预焊接在顶板上的栓钉组件连接;
沥青混凝土磨耗层,平铺于韧性混凝土层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性钢混组合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箱梁的顶板的厚度为10-12mm;所述韧性混凝土层的厚度为5-8cm;所述沥青混凝土磨耗层的厚度为3-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性钢混组合桥面,其特征在于:钢筋网由并排设置的若干横向钢筋和并排设置的若干纵向钢筋组成,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的直径为8-12mm,相邻两个横向钢筋或相邻两个纵向钢筋之间的距离为120-1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性钢混组合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的上方,所有横向钢筋和所有纵向钢筋的净保护层厚度为10-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性钢混组合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栓钉的直径为栓钉垂直焊接在钢箱梁的顶板上,栓钉的高度比韧性混凝土层的厚度小5-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性钢混组合桥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加劲肋包括板体、第一加强体和第二加强体,第一加强体连接于板体与钢箱梁顶板交接的位置,第二加强体连接于板体的远离钢箱梁顶板的一端与钢箱梁顶板之间。
7.一种韧性钢混组合桥面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钢结构进行加工、焊接、防腐涂装、在钢箱梁顶板表面焊接栓钉组件;
将钢结构运送至现场,吊装到位,完成节段间的连接;
对韧性混凝土层边缘向内设定距离区域内的桥面板喷砂除锈,涂刷防锈漆;
绑扎钢筋网,浇注韧性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铺设养生膜进行保湿养护;
养护完成后,对韧性混凝土层表面进行抛丸糙化处理,进行沥青磨耗层的施工,得到组合桥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韧性混凝土的浇注温度大于10℃,出料温度大于26℃。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钢箱梁机动车道桥面部分均不进行喷砂除锈,钢桥面清理后,在钢桥面四周涂刷防锈漆,随后进行钢筋网施工,并在浇注韧性混凝土层前彻底清洁桥面;
优选的,喷砂除锈后的清洁度为Sa2.5级,粗糙度达到Rz50μm~80μm;
进一步的,所述防锈漆为环氧富锌防锈漆,涂刷的防锈漆的厚度为80μm,界面拉拔强度不低于5MPa。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沥青磨耗层施工时温度不低于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未经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429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