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直接液化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4659.8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曹雪萍;单贤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67/02 | 分类号: | C10G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白雪 |
地址: | 10001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液化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煤直接液化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所述煤直接液化油进行催化加氢,得到加氢产品油;
S2,将所述加氢产品油进行蒸馏切割,得到多个窄馏分油;以及
S3,将所述窄馏分油与聚α烯烃进行调和,得到所述煤直接液化油组合物;
其中,用于调和的所述窄馏分油和所述聚α烯烃的粘度的比值为1:10~1:1000之间;所述窄馏分油和所述聚α烯烃的重量比为50:1~10:1;所述煤直接液化油为将煤直接液化所获得的产物中馏程在200~500°C的馏分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步骤中,将所述煤直接液化油和氢气通入加氢反应器中,并在负载型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所述催化加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催化剂的活性成分包括ⅥB族金属氧化物和/或Ⅷ族金属氧化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反应器中设置有催化剂床层,所述催化剂床层中填充有所述负载型催化剂、稀释剂、保护剂和支撑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催化剂中所述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0.1~10%,所述负载型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100~500cm2/g,孔容积为0.5~2ml/g,平均孔径为1~20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剂载体为多晶型硅、多晶型铝和多晶型硅铝化合物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所述催化加氢的工艺条件如下:氢分压为8~19MPa;反应温度为180~400°C;体积空速为0.2~1.5h-1;并且氢油体积比为200:1~2000: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所述催化加氢的工艺条件如下:氢分压为10~13MPa;反应温度为200~300°C;体积空速为0.6~1.5h-1;并且氢油体积比为400:1~2000: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煤直接液化油进行所述催化加氢的步骤之后,所述S1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催化加氢的反应产物通入第一热高压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得到第一液相产物和第一气相产物;
将所述第一液相产物通入第二热高压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得到的第二液相产物;
将所述第一气相产物通入冷高压分离器进行水相、油相和气相的分离,得到所述油相;
将所述第二液相产物和所述油相混合,得到所述加氢产品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二液相产物和所述油相混合的步骤之前,所述S1步骤还包括对所述油相进行脱丁烷处理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步骤中,将所述加氢产品油通入常压蒸馏装置、减压蒸馏装置或实沸点蒸馏装置中进行所述蒸馏切割,以得到所述多个窄馏分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蒸馏切割中,馏程的切割范围为200~500°C,切割宽度为5~100°C。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步骤中使用的所述窄馏分油是在所述S2步骤中获得的一个窄馏分或多个窄馏分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未经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上海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46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