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剩余活性污泥脱水助滤剂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4922.3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云;曾练强;钟志才;梁达奉;黄玉南;蚁细苗;柳颖;吴兆鹏;常国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1/147 | 分类号: | C02F11/147;C02F11/122;C02F11/12;B01J20/22;B01J20/24;B01J20/26;C02F1/00;C02F1/28;B01J20/20;C05F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3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剩余 活性污泥 脱水 助滤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剩余活性污泥脱水助滤剂及其应用,助滤剂选自接枝膨化蔗渣、蔗糠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中的助滤剂可大大提高压滤效果和效率,脱水后的泥饼水分及滤汁CODcr降低,整个压滤过程顺畅,且设备简单、投资少,安全,操作简单,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本发明中脱水方法得到的滤饼可用于制备水体净化材料,将污水处理过程中剩余活性污泥这一难题转为解决污水处理的办法,变废为宝,形成闭路循环,实现了剩余活性污泥资源化利用。本发明中脱水方法得到的滤饼还可用于制备生物有机肥,实现了剩余活性污泥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剩余活性污泥处理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剩余活性污泥脱水助滤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污水处理技术,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性的和胶体状态的可生化有机物以及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等,但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剩余活性污泥。剩余活性污泥是一种由有机物质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和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其主要成分是生物固体,即由细菌类、真菌类、原生动物等异种个体群所组成的混合体。此外,剩余污泥中还含有大部分有机物,其中大约含有60%~70%的粗蛋白质,25%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剩余活性污泥容量大、易腐败、有恶臭,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造成大范围的二次污染,如何科学妥善处理这些剩余活性污泥已成为污水处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剩余活性污泥处理方法主要有浓缩、消化、脱水、干燥等。其中,污泥脱水是利用排水或过滤的方法使湿污泥转化为半固态或固态泥块的一种处理方法,脱水后的污泥一般比浓缩或液态的污泥容易贮运。目前脱水方式主要是机械脱水,但由于剩余活性污泥有机物含量高、粒径小、亲水性能高、脱水性能差等特点,造成在压滤时压滤困难、过滤速度慢、脱水后泥饼含水量高、需大量场地进行二次晾晒、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污泥运输贮存和后续处置。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改善污泥脱水性能、提高污泥脱水效率、降低泥饼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现有已公开的技术方案多采用调理剂调理污泥的思路,主要针对的是与污泥颗粒结合较牢固的吸附水和内部水,目的是尽可能的将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采用的调理剂多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氧化钙、煤粉等。但上述调理剂,存在绝干泥量增加、成本高、污泥颗粒易堵塞等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剩余活性污泥脱水助滤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脱水助滤剂,助滤剂选自接枝膨化蔗渣、蔗糠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助滤剂中接枝膨化蔗渣和蔗糠的质量比为(15~30):1。
进一步地,接枝膨化蔗渣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蔗渣干燥,控制蔗渣水分≤55%;
2)干燥后的蔗渣进行接枝膨化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a)蔗渣与NaOH、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交联剂按质量比(10000~20000):(5~20):(10~100):(1~10)混合均匀,采用气流膨化工艺,膨化温度为150℃~220℃,压力0.5MPa~2.5MPa,膨化时间2~15min,得到蔗渣A;
b)蔗渣与NaOH、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交联剂按质量比(10000~20000):(5~20):(10~100):(1~10)混合均匀,采用气流膨化工艺,膨化温度为150℃~220℃,压力0.5MPa~2.5MPa,膨化时间2~15min,得到蔗渣B;
c)蔗渣A和蔗渣B按比例(1~3):(1~3)混合,得到接枝膨化蔗渣;
所述NaOH为固体NaOH,所述交联剂为短链脂肪酸酯类。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压滤脱水方法,使用上述的剩余活性污泥脱水助滤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49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泥脱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污泥资源化再利用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