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粗颗粒回收的静态浮选柱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5203.3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6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邢耀文;桂夏辉;丁世豪;徐梦迪;曹亦俊;张友飞;夏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2 | 分类号: | B03D1/02;B03D1/14;B03D10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侯永帅;马东伟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颗粒 回收 静态 浮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粗颗粒回收的静态浮选柱,属于矿物浮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浮选柱运行不稳定、适应力差、处理能力小、分选效果差以及不能满足粗颗粒煤泥回收要求的问题。该静态浮选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均为桶状结构,第二柱体的上部经第一柱体的底板穿入并密封嵌套设于第一柱体内;第二柱体顶端开口至第一柱体顶端开口的空间内设有给料分配器,给料分配器与入料管连接;给料分配器的上方设有与冲洗水泵连接的布水管;第一柱体的上部外圆周设有溢流槽;第一柱体的底部与第二柱体的底部通过导流管连接形成流体循环管路。本发明的浮选柱运行稳定,分选效果好,能够广泛应用于粗颗粒煤泥回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浮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粗颗粒回收的静态浮选柱。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支柱之一,资源丰富,储量大。未经处理的煤炭在储运、加工、利用的过程会对环境带来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落实,煤炭的清洁利用也成为大家不断热议的焦点。近几十年来,在科技的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采煤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重介选煤技术的日益完善,导致选煤过程中煤泥量也急剧增多,给后续煤泥处理环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目前选煤厂常用分级旋流器对煤泥经行0.25mm预先分级,+0.25mm粗颗粒煤泥用TBS干扰床分选,-0.25mm细颗粒煤泥用浮选机或浮选柱回收。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分级旋流器运行效率难以保证,另一方面TBS干扰床对1mm附近煤粒分选效果也难以控制。导致实际浮选过程中,浮选入料粒度范围往往介于0-1mm之间。而常规浮选设备的对粒度范围介于0.074-0.25mm间的煤泥能有效稳定回收,对于0.25-1mm间的煤泥,矿化气泡易受浮选设备中矿浆扰动影响,煤粒与气泡间的脱附现象严重,浮选效果不佳。
常规浮选柱与浮选机相比,虽对-0.074mm以下微细颗粒选择性能有所控制,浮选柱内的矿浆湍流度也能有所降低,但矿浆在浮选柱内的动态循环,对气泡与粗颗粒煤泥间黏附仍存在影响,不利于粗颗粒回收,导致“跑粗”现象频发、尾煤灰分难以提高、发热量居高不下等问题,整个浮选环节病态运行。
由于传统浮选柱只有一个柱体,在柱体中上部的浮选段完成泡沫浮选,下部的旋流段完成旋流离心分选,底部完成尾矿的排料,且底部另设接口抽取矿浆用于循环。传统浮选柱中上述循环的目的是:把中煤(介于精煤和矸石之间的煤颗粒)通过循环泵、微泡发生器等装置沿旋流管以一定压力切线给入浮选柱下部;循环的作用是:一方面切线给入形成旋流完成旋流离心分选,另一方面通过释放压力析出气泡,为浮选段浮选提供微泡。因此,传统浮选柱中的上述诸多过程在一个浮选柱内发生,尤其是从浮选柱底部抽取矿浆这一动态过程势必会对浮选柱内矿浆流体稳定性产生影响,不利于气泡与矿粒之间的黏附。
因此,根据煤泥量日渐增多的生产现状和常规浮选柱对粗颗粒难以回收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研究、开发新型适于粗颗粒回收的静态浮选柱意义重大,前景可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适于粗颗粒回收的静态浮选柱,用以解决现有浮选柱运行不稳定、适应力差、处理能力小、分选效果差以及不能满足粗颗粒煤泥回收要求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于粗颗粒回收的静态浮选柱,包括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第一柱体和第二柱体均为桶状结构,第二柱体部分嵌套于第一柱体内;第二柱体顶端开口至第一柱体顶端开口的空间内设有给料分配器,给料分配器与入料管连接;给料分配器的上方设有布水管;第一柱体的上部外圆周设有溢流槽;第一柱体的底部与第二柱体的底部通过导流管连接形成流体循环管路。
进一步地,嵌套为:第二柱体的上部经第一柱体的底板穿入并密封嵌套设于第一柱体内。
进一步地,沿流体循环管路中流体流向,导流管依次设有循环泵、气泡发生器和矿化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52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