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5300.2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广塑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2 | 分类号: | C08L23/02;C08L101/00;C08K13/04;C08K3/04;C08K7/14;C08K5/1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02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托盘 聚烯烃复合材料 防静电 弹性体增韧剂 延长使用寿命 抗氧化能力 玻璃纤维 导电炭黑 抗静电剂 制造工艺 综合效果 复合材料 聚烯烃 抗静电 抗氧剂 偶联剂 相容剂 重量份 黏合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托盘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该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的具体成分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烯烃:70~150份;玻璃纤维:20~35份;导电炭黑:11~16份;弹性体增韧剂:8~23份;抗氧剂:0.1~0.5份;抗静电剂:0.3~2.5份;偶联剂:0.5~2份;相容剂:2~5份;助剂:2~7份,该发明增加了托盘的韧性和加固性,实现将复合材料有效的黏合,增加了托盘的抗氧化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同时能有效的提高托盘的抗静电的效果的综合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托盘及其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托盘(pallet)是一种与叉车、货架等物流设备配套使用的物流单元。可用来存放、装载、搬运货物,是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必不可少的物流设备之一。塑料托盘的出现是适应环保需要,使用塑料托盘代替木托盘可减少对森林破坏的最佳产品;是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食品安全观念的不断强化,医药行业卫生性的高要求,塑料托盘以其防腐蚀、防潮湿、防锈蚀、抗虫蛀、不发霉等特点受到食品、医药行业的青睐和追捧。此外,塑料托盘的承载性能高和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在化工、轻纺、制造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目前,塑料托盘行业正在快速的发展,由于托盘在生产和流通过程可以承载若干数量物品,并且可以使用叉车等工具进行方便的装卸转运,而广泛被使用,塑料托盘一般使用普通的聚烯烃材料制作而成,而聚烯烃材料几乎是一种绝缘体,电阻率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静电集聚,由于托盘的使用便利性,其使用领域涵盖了不同的行业,而不同的行业对托盘的性能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对于电子产品行业,防静电托盘可以有效的释放物体表面积累的静电荷,使其不会产生电荷积聚和高电位差;可以大大减少电子产品在生产过程流通中由于静电造成的损坏,减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利润。在粉尘较多的生产单位,使用普通的塑料托盘时,由于托盘表面会有高压静电的集聚,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在静电不会引起严重危害的行业,由于静电的存在,也会导致托盘表面吸附尘埃。
现有技术当中的塑料托盘材料的强度较低,不能有效的保证托盘的使用时间和抗氧化的程度,在遇到高质量的重物时容易产生断裂,同时防静电的效果较差,因此亟需研发一种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及其制备方法材料的强度较低,不能有效的保证托盘的使用时间和抗氧化的程度,在遇到高质量的重物时容易产生断裂等特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按重量分计,该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包括如下组成成分:
聚烯烃:70~150份;玻璃纤维:20~35份;导电炭黑:11~16份;弹性体增韧剂:8~23份;抗氧剂:0.1~0.5份;抗静电剂:0.3~2.5份;偶联剂:0.5~2份;相容剂:2~5份;助剂:2~7份。
优选的,按重量分计,该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包括如下组成成分:
聚烯烃:150份;玻璃纤维:20份;导电炭黑:16份;弹性体增韧剂:8份;抗氧剂:0.5份;抗静电剂:0.3份;偶联剂:2份;相容剂:2份;助剂:7份。
优选的,按重量分计,该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包括如下组成成分:
聚烯烃:70份;玻璃纤维:35份;导电炭黑:11份;弹性体增韧剂:23份;抗氧剂:0.1份;抗静电剂:2.5份;偶联剂:0.5份;相容剂:5份;助剂:2份。
优选的,按重量分计,该防静电聚烯烃复合材料托盘包括如下组成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广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建广塑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5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