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分拓扑绝缘体Sb2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5613.8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4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俞金玲;王雨濛;赵宜升;程树英;赖云锋;郑巧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3 | 分类号: | G01N21/63;G01R1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分 拓扑 绝缘体 sb base sub | ||
1.一种区分拓扑绝缘体Sb2Te3的圆偏振光致电流和光子拽曳电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获取拓扑绝缘体Sb2Te3样品,并在所述拓扑绝缘体Sb2Te3样品上用磁控溅射生长10nm的钛电极;用电子束蒸发镀100nm的金电极,所述钛电极与所述金电极形成边长为0.5mm的正方形电极,所述钛电极与所述金电极的电极间距约为2.5mm;
步骤S2:采用1064nm的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即入射激光,所述入射激光通过斩波器、起偏器和四分之一波片照射在步骤S1中样品上所述钛电极与金电极连线中点的位置;所述入射激光光斑直径小于两电极间距;
步骤S3:改变所述入射激光的入射角Θ0;在每一个入射角Θ0上,从0度到360度转动四分之一波片,以5度为一个步长,将每一个四分之一波片角度下的光电流通过电流放大器进行放大,并通过外部终端对放大后的光电流进行采集;
步骤S4:将每一个入射角Θ0下的光电流利用公式(1)进行拟合:
J=JCsin(2φ)+L1sin(4φ)+L2cos(4φ)+J0 (1)
其中,JC是圆偏振光激发引起的电流,L1和L2是线偏振光激发引起的电流,J0是由于光伏效应和热电效应引起的背景电流;
步骤S5:将正入射角+Θ0下的圆偏振光引起的电流JC(+Θ0)加上负入射角-Θ0下的圆偏振光引起的电流JC(-Θ0)再除以2,得到光子拽曳电流随入射角为偶函数的分量,记为JCPDE2,即:
JCPDE2=[JC(+Θ0)+JC(-Θ0)]/2; (2)
步骤S6:将正入射角+Θ0下的圆偏振光引起的电流JC(+Θ0)减去负入射角-Θ0下的圆偏振光引起的电流JC(-Θ0)再除以2,得到圆偏振光致电流记为JCPGE和光子拽曳电流随入射角为奇函数的分量记为JCPDE1的和,即:
JCPGE+JCPDE1=[JC(+Θ0)-JC(-Θ0)]/2; (3)
步骤S7:分别得到所述圆偏振光致电流JCPGE随所述入射角的关系和所述光子拽曳电流随入射角为奇函数的分量JCPDE1的变化关系;
步骤S8:对所述圆偏振光致电流JCPGE和所述光子拽曳电流随入射角为奇函数的分量JCPDE1进行区分;
步骤S3中所述改变所述入射激光的入射角Θ0具体为:从正30度到负30度,以10度或5度为一个步长改变所述入射激光的入射角;
所述步骤S7具体内容为:由于圆偏振光致电流JCPGE随入射角呈现公式(4)变化关系:
JCPGE∝tptssinΘ0/n (4)
而光子拽曳电流随入射角为奇函数分量JCPDE1的变化关系如公式(5)所示:
其中,ts、tp分别为s波和p波在Sb2Te3中的透射系数,n为Sb2Te3的折射率;
所述步骤S8具体内容为:将所述步骤S6由公式(3)得到的光电流作为纵坐标,分别以所述tptssinΘ0/n和作为横坐标作图;并进行线性拟合,若tptssinΘ0/n拟合得到的决定系数即判定系数或者拟合优度值较大,表明其拟合程度较好,说明所述步骤S6由公式(3)得到的光电流主要成分是圆偏振光致电流JCPGE;若拟合得到的决定系数值较大,则表明所述步骤S6由公式(3)得到的光电流主要成分是光子拽曳电流随入射角为奇函数的分量JCPDE1;
所述决定系数定义如下:令y为待拟合的数据即所述步骤S6由公式(3)得到的数值,令它的均值为令拟合值为记总平方和SST为回归平方和SSR为残差平方和SSE为则有SST=SSR+SSE;决定系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56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