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物的后处理方法和无味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6316.5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余荣沾;赵争波;关德辉;梁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欣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21/00 | 分类号: | D06B21/00;D06B9/04;D06B15/00;D06M15/643;D06M11/83;D06M11/00;D06M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泽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处理 方法 无味 及其 制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的后处理方法和无味织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纺织品加工技术。该织物的后处理方法,包括:将经过磁控溅射着色后的织物展平并浸入水中,使织物被水浸透;将被水浸透的织物送入柔化溶液中,使织物被柔化溶液浸透;将被柔化溶液浸透的织物取出并进行干燥,得到无味织物;其中,柔化溶液中含有亲水软油、亲水硅油和阳离子型软片中的至少一种;柔化溶液的浓度不超过120g/L。本发明提供的织物的后处理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磁控溅射技术所获得的织物中存在“金属味”和手感发涩的问题,获得高品质的无味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加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织物的后处理方法和无味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无水、少水印染技术是目前纺织染整业研究和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其中近几年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应用于纺织品印染的磁控溅射技术,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和发展前途的方法。
磁控溅射技术在织物领域的应用研究,早期主要集中于赋予织物各种特殊功能,如:J Scholz发现磁控溅射金属铜薄膜的织物,对细菌和真菌有抑制效果;J L Huang用磁控溅射法制备100nm厚度的氧化铟锡薄膜,使丙烯酸树脂织物具备了电磁屏蔽功能;洪剑寒采用磁控溅射法在非织造布上沉积纳米银膜层,使非织造布具备导电性并降低了紫外透过率。因此,通过磁控溅射技术,在织物表面沉积一层或多层纳米等级厚度的金属薄膜和/或陶瓷薄膜,赋予织物以抗静电、抗紫外线、电磁屏蔽、抗菌等其它功能,大大拓展了织物的应用范围。
近期国家对环保越加重视,而传统印染行业由于高水耗、高能耗、高污染的“三高”问题而受到严重限制,磁控溅射这种绿色环保技术的研究方向开始转向印染,通过改变金属薄膜和/或陶瓷薄膜的材料组成及厚度等,能够使织物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图案。但是无论研究方向是赋能,还是上色,目前大部分的应用研究,仍然限于实验室小规模实验。
本申请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家将磁控溅射技术应用于纺织品工业化大生产的公司。申请人在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已经发现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对织物表面进行赋能或上色,会遇到一些传统染整行业中未曾出现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织物的“金属味”以及手感问题。
织物经过磁控溅射沉积金属薄膜和/或陶瓷薄膜后,会散发一种类似铁锈的气味,申请人称其为“金属味”。可能是由于在规模化生产时,在织物表面沉积金属薄膜和/或陶瓷薄膜的工序、以及织物收卷工序都是在真空腔室中完成,使金属薄膜和/或陶瓷薄膜所带来的气味还未来得及消散便被包裹在布卷中。并且布卷尺寸越大,织物的气味越浓厚。而在实验室阶段,由于样品的尺寸偏小,所以很难发现这种异味。
根据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纺织产品必须“无异味”。虽然“金属味”不在技术规范规定的“异味”范畴中,但这种刺激性气味会极大限制此新型纺织材料的市场应用。
此外,通过磁控溅射技术获得的织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原织物滑顺的手感,推测是因为织物纤维表面包裹的金属薄膜和/或陶瓷薄膜,具有较高的表面能,而且材质和高分子纤维材料不同,所以织物的手感变差。作为服饰应用的纺织产品,手感是一项重要的关注点,直接关系到用户对产品的穿着体验。因此,手感发涩必然会制约这类织物的市场推广。
为解决上述“金属味”以及手感发涩的问题,申请人尝试采用传统染整行业中的后整理工艺对磁控溅射所获得织物进行处理,但是最终整理后的织物颜色发生了无序无规则的变色,反而影响了织物原本的色彩。
因此,针对因工业化实施磁控溅射技术而使织物存在“金属味”以及手感发涩的问题,如何提供一种有效的后处理手段,并避免织物本身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对于推进磁控溅射技术这种绿色环保技术在织物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的后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去除采用磁控溅射技术进行织物着色所带来的“金属味”,解决手感发涩的问题,并最终保证后处理前后的织物之间无明显的色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欣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欣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63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