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眼纠正姿态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6382.2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9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利;蔡啸谷;李仕明;甄毅;何滔滔;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艾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杨凌波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六轴传感器 遮挡 护眼镜 用眼姿态 微处理器 传感器 报警装置 护眼 判定 纠正 驱动报警装置 传感器采集 角速度向量 报警指令 角度信息 实时采集 实时获取 数据判断 重力向量 状态数据 状态时 佩戴 报警 采集 发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眼纠正姿态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护眼镜、微处理器、报警装置,以及设置在护眼镜上的遮挡传感器和六轴传感器;遮挡传感器采集感应是否被遮挡的状态数据;六轴传感器实时采集护眼镜的重力向量及角速度向量;微处理器实时获取遮挡传感器和六轴传感器的数据,当遮挡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时,根据六轴传感器的数据判断用户的用眼姿态是否正确;微处理器在判定用户的用眼姿态不正确时向报警装置发送报警指令,以驱动报警装置报警。采用了六轴传感器对护眼镜的状态进行采集,能够更准确的反映出护眼镜在佩戴过程中的角度信息,进而实现对用户的用眼姿态的准确判定,达到纠正用户用眼姿态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力防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眼纠正姿态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用眼姿态不正确,例如低头、歪头写字,低头玩手机等长期用眼姿态不正确,严重伤害眼睛,很容易加速近视。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护眼纠正姿态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护眼纠正姿态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护眼镜、微处理器、报警装置,以及设置在护眼镜上的遮挡传感器和六轴传感器;所述遮挡传感器和六轴传感器、报警装置皆与所述微处理器通信;所述遮挡传感器感应是否被遮挡的状态数据;所述六轴传感器实时采集所述护眼镜的重力向量及角速度向量;所述微处理器实时获取遮挡传感器和六轴传感器的数据,当所述遮挡传感器处于被遮挡状态时,根据所述六轴传感器的数据判断用户的用眼姿态是否正确;所述微处理器在判定所述用户的用眼姿态不正确时向所述报警装置发送报警指令,以驱动所述报警装置报警。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还用于当用户的用眼姿态满足解除报警的条件时,向所述报警装置发送解除报警指令,以驱动所述报警装置解除报警。
优选地,根据所述六轴传感器的数据判断用户的用眼姿态是否正确,具体是:
对所述六轴传感器采集的实时数据进行姿态解算,获取不同时刻下用户的头部姿态角度,所述的头部姿态角度包括低头角度、歪头角度和抬头角度;
根据得到的用户的头部姿态角度,判断相应时刻时的用户的头部姿态角度是否落入预警区间,并进一步确定所落入的预警区间类型,所述的预警区间类型包括低头预警区间和歪头预警区间;
根据所述的用户的头部姿态角度落入的预警区间类型,确定所述的用户的头部姿态角度对应的用眼负荷值;
对落入同一预警区间类型的用眼负荷值进行累加,当任意一个预警区间类型的用眼负荷值的累加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用眼负荷阈值时,则判定用户的用眼姿态不正确。
优选地,所述的低头预警区间是指:所述用户低头角度为[15°-75°]且所述用户歪头角度为[0°-20°);所述歪头报警区间是指:当所述用户低头角度为[15°-75°]且所述用户歪头角度为[20°-65°]。
优选地,所述的解除报警的条件是:所述用户抬头角度连续N秒满足[0°-90°],N为预设的时间间隔。
优选地,当所述报警装置解除报警后,所述微处理器对用眼负荷值的累加值进行清零处理。
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马达和LED灯,所述马达与LED灯同步工作,所述马达通过震动方式提醒用户纠正用眼姿态,所述LED灯通过闪烁方式提醒用户纠正用眼姿态。
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的工作模式是:
所述报警装置触发后,如果在预设的时间T内,所述用户抬头角度连续N秒满足[0°-90°],则解除报警;
如果超过T不解除报警,所述马达和LED灯停止工作,直至所述报警装置解除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艾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艾索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63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