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变胞汽车前车身水平举升及举升稳定性的控制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7297.8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卢明明;刘学成;孙磊;刘学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63/04 | 分类号: | B62D6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彭超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质心 前车身 水平举升 举升 举升装置 质量块 车身 车身横向 举升电机 举升机构 汽车横向 汽车质心 水平姿态 质心位置 汽车 驱动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胞汽车前车身水平举升及举升稳定性的控制机构,包括前车身、后车身以及连接两者的举升装置,所述的举升装置与举升电机相连以驱动前车身实现水平举升,所述的后车身上设有可沿后车身横向及纵向移动的横向变质心装置及纵向变质心装置,所述的横向变质心装置及纵向变质心装置分别通过第一质量块及第二质量块的移动来实现变胞汽车横向及纵向质心位置的调整。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设置横向变质心装置及纵向变质心装置,可实现变胞汽车质心位置的调节;同时,本发明的举升机构在实现前车身举升的同时,还能使前车身始终保持水平姿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在汽车态与类人态之间切换重构的变胞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胞汽车前车身水平举升及举升稳定性的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可变胞机构是能够实现机构重构变形且在变形过程中自由度发生改变的机构,变胞汽车是一种处在前沿研究领域且技术先进的移动载具。其结构可变形重构以适应于不同的行驶路面,当在易于通行的结构路面时,该变胞汽车可变胞为汽车态快速行驶,当在难于通行的非结构路面(譬如野外、台阶、沟壑等)时,可变胞为类人态进行跨步行走,从而提高了道路的通过性。变胞汽车的前车身因其直接放置于地面上,故而当变胞汽车在轮--腿切换过程中,需要先将其水平举升起来。在举升过程中整个变胞汽车的外形及质心位置会发生较大变化,容易造成变胞汽车有前倾动作,甚至于向前倒。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胞汽车前车身水平举升及举升稳定性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可实现变胞汽车质心位置的调整,从而使前车身在举升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不会发生倾倒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前车身、后车身以及连接两者的举升装置,所述的举升装置与举升电机相连以驱动前车身实现水平举升,所述的后车身上设有可沿后车身横向及纵向移动的横向变质心装置及纵向变质心装置,所述的横向变质心装置及纵向变质心装置分别通过第一质量块及第二质量块的移动来实现变胞汽车横向及纵向质心位置的调整。
所述的举升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车身左右两侧的左举升杆及右举升杆,所述的左举升杆为一体结构的V型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连接第一杆体及第二杆体的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与举升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第一杆体的自由端与前车身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自由端与电动推杆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的电动推杆装置在前车身举升时可使前车身始终保持在水平姿态;
所述的右举升杆为直杆,所述的右举升杆与第一杆体平行设置且与第一杆体等长,所述右举升杆与前车身连接处的轴线和第一杆体与前车身连接处的轴线相重合,所述右举升杆与后车身连接处的轴线与举升电机输出轴的轴线相重合。
所述的电动推杆装置包括步进电机、用于固定步进电机且与前车身转动连接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内腔中设有螺纹推杆,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齿轮减速机构与螺纹推杆的一端相连,螺纹推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杆体的端部转动连接。
所述的举升电机通过螺丝固定在后车身内侧,且举升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轴承与后车身相连,所述举升电机的输出轴与连接块通过花键连接;所述前车身的左侧面上固定有与第一杆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轴以及与电机座转动连接的连接件,所述前车身的右侧面上设有与右举升杆转动连接的第二轴。
所述后车身的顶面开设有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设置方向与变胞汽车的宽度方向相吻合,所述的燕尾槽内设有与其槽长方向相吻合的第一滑轨,所述燕尾槽的槽口处还设有卡合在燕尾槽内的限位块,所述后车身的顶面上还设有固定第一带轮的第一支撑座;所述后车身内侧的顶面上开设有C型槽,所述C型槽的设置方向与燕尾槽相垂直,所述的C型槽内设有与其槽长方向相吻合的第二滑轨,所述后车身内侧的顶面上还设有用于固定第三带轮的第二支撑座;所述的第一滑轨及第二滑轨分别平行设置两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72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古形异形冷镦件
- 下一篇:高兼容性的公共自行车锁车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