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进口全路面汽车吊伸缩油缸缸套裂纹漏油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7579.8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6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正;傅会伦;张国萍;陈伟业;朱建伟;徐国;亓永恒;李红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6/04 | 分类号: | B23P6/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宝宸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7 | 代理人: | 荆向勇 |
地址: | 255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口 路面 汽车 伸缩 油缸缸套 裂纹 漏油 修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口全路面汽车吊伸缩油缸缸套裂纹漏油修复方法,属于起重设备领域。相比国外整体更换伸缩油缸,采用裂纹挖补、氩弧焊焊接、焊后热处理、制作抱卡综合修复工艺解决了伸缩油缸裂纹漏油的难题,延长了伸缩油缸的使用寿命,并可以确保全路面汽车吊安全、优质、高效的使用,同时成本相对不高、工期较短。经济效益上,与采用整体更换伸缩液压油缸的检修方式相比,修复周期短,人工费用低,材料费用低,具备很高的行业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进口全路面汽车吊伸缩油缸缸套裂纹漏油修复方法,属于起重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渗透至各个行业及生产领域中的液压技术,充分发挥着提高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能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巨大作用。然而,油缸作为液压系统中常见的动力传递组件,其运行可靠性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液压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一点在某些特种设备上因油缸结构布局、外形尺寸、安装方式、外界因素引起的震动大等特殊性而显得更为突出。
进口全路面汽车吊上的大臂伸缩油缸就具备有上述特殊性。该油缸缸套采用厚壁无缝钢管拉拔成型工艺,拉拔后整体热处理,油缸缸套与轨道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油缸缸套在焊接处存在较大焊接应力和承受较大的高频震动,油缸缸套容易产生裂纹,因而该连接方式存在设计缺陷,现阶段出厂的全路面汽车吊采用过渡环进行过渡(过渡环与轨道支架进行焊接,过渡环不与油缸缸套连接的新工艺)。我公司2003年购买了一台德国产全路面汽车吊,2012年伸缩油缸缸套与轨道支架焊接处开始裂纹漏油,前后历经4次处理,每一次采用挖补裂纹+氩弧焊补焊工艺进行修复,每一次修复完后使用三个月后在焊缝处又开始漏油,严重影响了吊车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中国专利201510112992.1公开了盾构机用液压油缸活塞杆损伤的再制造方法。该专利主要是针对活塞杆(4)的修复,在工作过程中活塞杆(4)通过密封圈(3)与导向套(2)紧密配合,这样,活塞(6)、活塞杆(4)、导向套(2)与缸筒(5)形成了一个密闭的封闭腔,有效的封闭了有杆腔内的液压油液。而活塞杆(4)暴露于空气中,环境相对恶劣,容易受外界环境损伤而影响密封效果,本发明提出了对盾构机活塞杆的再制造修复技术,使损伤的活塞杆再次达到使用要求,降低了更换油缸的成本。其存在的不足是,解决的技术问题不一样,没有借鉴意义。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成本低,效果好的进口全路面汽车吊伸缩油缸缸套裂纹漏油修复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口全路面汽车吊伸缩油缸缸套裂纹漏油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伸缩油缸缸套裂纹挖补处理;2)、伸缩油缸缸套焊前预热;3)、氩弧焊补焊;4)、伸缩油缸缸套焊后热处理;5)、伸缩油缸缸套内外侧打磨;6)、伸缩油缸缸套安装抱卡。
其中优选方案是:
还包括步骤7)、在抱卡上安装导轨、传感器和油管。
所述的裂纹挖补处理是指,将伸缩油缸从进口全路面汽车吊主臂拆下,对油缸缸套存在裂纹漏油的部位用磨光机进行磨削,直到挖补到裂纹的根部。磨光机优选角向磨光机。
所述的焊前预热是指,用履带式陶瓷电加热板对油缸进行焊前预热,并使用热电偶检测温度,预热温度为200℃。
所述的氩弧焊补焊,是指采用焊接热源比较集中的氩弧焊焊接工艺对挖补后的裂纹进行堆焊,焊丝采用ER50-6,该焊丝是碳钢氩弧焊丝,具有优良的塑性、韧性和抗裂性能,尤其低温冲击韧性较高。
所述的焊后热处理是指,对堆焊部位及其周边150mm范围进行550℃-650℃热处理,时间55-65分钟。目的是消除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焊接残余应力,改善伸缩油缸缸套组织性能,防止伸缩油缸由于焊接原因产生裂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盛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75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