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柠檬酸钠解析贫液净化及其副产石膏晶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7785.9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桃;尚玉影;刘子矜;潘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30B7/14;C30B29/46;C30B2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柠檬酸钠 贫液 解析 硫酸根离子 副产石膏 晶须 损失率 柠檬酸根离子 亚硫酸根离子 硫酸酸解 石膏晶须 有效实现 再生工艺 再生过程 净化 高品质 石灰浆 废液 副产 去除 沉淀 废气 再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柠檬酸钠解析贫液净化及其副产石膏晶须的方法,通过石灰浆沉淀、硫酸酸解去除柠檬酸钠解析贫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副产高品质的石膏晶须产品,再生所得的柠檬酸钠解析贫液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小于2 g/L,柠檬酸根离子损失率低于5%,整个再生过程不产生废液、废气和固废,有效实现了柠檬酸钠解析贫液的绿色再生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环保技术和工业危废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柠檬酸钠解析贫液净化及其副产石膏晶须的方法。
背景技术
柠檬酸钠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挪威和瑞典等国家首先开发成功的液体SO2生产技术,能从含SO2 0.3~7%的气体中吸收90%以上的SO2,吸收液采用蒸汽加热再生,产出90%左右的高浓度SO2气体。国内不少硫酸企业至今仍采用柠檬酸钠法生产液体SO2,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柠檬酸钠法近年来又被开发成为一种先进的烟气脱硫方法,具有投资小、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能有效回收SO2、适用性强、吸收率可达99%以上等优点,已在高浓度SO2的冶炼烟气中成功应用。
柠檬酸钠法吸收SO2是典型的液相吸收-解析脱硫技术,吸收过程中SO2溶于水后会部分电离出H+和HSO3-,而H+浓度的逐渐增加又会抑制SO2的吸收,柠檬酸钠法的原理是利用柠檬酸根的多元羧酸缓冲能力,使得在SO2吸收过程液相中H+浓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从而能吸收更多的SO2,但是当SO2气体中混有O2时,会使柠檬酸钠吸收液中的NaHSO3、Na2SO3进一步氧化成NaHSO4、Na2SO4。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杂质的催化氧化和常规高温解析的交互作用,使得吸收液中SO42-快速生成,而当液相中SO42-浓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后,SO32-氧化生成SO42-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一方面会形成NaHSO4和NaSO4的结晶析出,堵塞管道和设备,另一方面又会显著降低SO2的吸收效率和增加吸收液的消耗,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导致频繁停车。因此,工业上一般要求柠檬酸盐解析贫液中SO42-浓度不超过70 g/L。
高效净化柠檬酸钠解析贫液中的SO42-已成为有效实现吸收循环液循环的关键制约环节之一。但是在蒸汽解吸再生过程中,一方面柠檬酸钠吸收富液中的NaHSO3、Na2SO3不能完全分解;另一方面富液中的NaHSO4、Na2SO4也不会分解。而且,SO2烟气中或多或少也会存在少量SO3,尤其是硫酸工业生产液体二氧化硫时,来自硫磺制酸装置来的炉气中难免会带来一定量的SO3气体和酸雾,最终都会导致柠檬酸钠吸收液在循环过程中硫酸盐(NaHSO4、Na2SO4等)的浓度越来越高,严重影响后续吸收-解析过程。目前,工业上柠檬酸钠吸收液在循环吸收-解析3-10次后大都作为废液排出,不仅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还制约了柠檬酸钠吸收工艺的成本和操作的连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77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