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FN1基因及其抑制剂在制备抑制乳腺癌转移药物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8569.6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9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刘雨薇;薛梦竹;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5/00 | 分类号: | A61K45/00;A61P35/04;C12Q1/688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许亦琳;余明伟 |
地址: | 20121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腺癌转移 高表达 间充质 抑制剂 乳腺癌 制备 乳腺癌细胞 诊断和治疗 动态表达 积极意义 乳癌细胞 基因 细胞 检测 预测 进程 发现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FN1基因及其抑制剂在制备抑制乳腺癌转移药物中的用途。基于研究发明人发现FN1动态高表达与恶性乳癌的转移相联系。通过检测乳癌细胞中FN1动态表达水平的变化,识别出FN1动态高表达的乳腺癌癌株,并可进一步预测出该类乳癌株转移可能性;通过抑制间充质乳细胞中的FN1,增加了乳腺癌细胞的间充质向上皮的进程,抑制了乳癌的转移。本发明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FN1基因及其抑制剂在制备抑制乳腺癌转移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民健康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我国每年仅肿瘤死亡人数近200万人,而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肿瘤细胞的转移常常最终导致化疗失败,而且转移过程中,90%的癌株都发生上皮间充质的转变。
FN1基因序列可参考NCBI,基因ID为2335,它编码纤连蛋白,纤连蛋白是血浆的一种可溶的形式,它主要涉及细胞粘附,以及细胞迁移,伤口愈合,血凝固,宿主防御以及转移。
关于FN1与乳腺癌转移之间的关系尚未报道。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FN1在诊断和抑制乳腺癌转移中用途,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乳腺癌转移的诊断预测和治疗中的难点。
基于研究发明人发现FN1动态高表达与恶性乳癌的转移相联系。通过检测乳癌细胞中FN1动态表达水平的变化,识别出FN1动态高表达的乳腺癌癌株,并可进一步预测出该类乳癌株转移可能性;通过抑制间充质乳细胞中的FN1,增加了乳腺癌细胞的间充质向上皮的进程,抑制了乳癌的转移。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以下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FN1基因抑制剂在制备或者筛选抑制乳腺癌转移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地,所述乳腺癌为FN1动态高表达型乳腺癌。
进一步地,所述FN1动态高表达具体是指FN1表达的TPM上升1000倍以上(TPM是指每百万细胞中的转录本数)。
上述FN1基因抑制剂可以降低FN1基因的表达。
较佳地,所述FN1基因抑制剂可完全抑制FN1的表达。
FN1基因抑制剂可以是siRNA,shRNA,抗体,小分子化合物。
所述药物必然包括FN1基因抑制剂,并以FN1基因抑制剂作为前述功用的有效成分。
所述药物中,发挥前述功用的有效成分可仅为FN1基因抑制剂,亦可包含其他可起到类似功用的分子。
亦即,FN1基因抑制剂为所述药物的唯一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之一。
所述药物可以为单成分物质,亦可为多成分物质。
所述药物的形式无特殊限制,可以为固体、液体、凝胶、半流质、气雾等各种物质形式。
所述药物主要针对的对象为哺乳动物,如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等。
抑制乳腺癌转移是指抑制肿瘤的进一步增殖,达到。
所述乳腺癌转移可以是乳腺癌术后或者放化疗之后的乳腺癌转移。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抑制乳腺癌转移的药物,所述药物中包含有效治疗量的FN1基因抑制剂。
所述药物必然包括FN1基因抑制剂,并以FN1基因抑制剂作为前述功用的有效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8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