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九制桂蜜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9377.7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7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林扬闻;林琼琳;林孝进;戴霞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泉州市裕园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林小彬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田安路丰盛商住楼F***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蜜茶 制备 文火 茶叶加工技术 提纯 出窑 封缸 锅炒 蜜制 入缸 提香 窑制 存储 筛选 转化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九制桂蜜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桂蜜茶口感不佳、存储时间不长等缺陷,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原料的选择;(2)筛选祛末;(3)文火提香;(4)桂蜜提纯;(5)锅炒蜜制;(6)入缸窑制;(7)均匀盘缸;(8)封缸转化;(9)开缸出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九制桂蜜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早在三百年前,人们就普遍有品饮安溪铁观音老茶加蜂蜜的民间配方,将其作为降暑消胀、调理肠胃及清热解毒的上好方子,并流传至今。这种配方是由铁观音老茶及蜂蜜直接配制而成,通常只是将两者混合在一起并加以搅拌密封,这种蜂蜜茶往往存在口感不佳,要么太甜导致茶味被覆盖,要么太淡导致没有蜂蜜的口感,蜜与茶无法较好的融合。
再者,现有的蜂蜜,在与铁观音老茶结合时,成品容易变质,可存放时间短。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130487.5公开了一种蜂蜜桂花茶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自然干燥的桂花花朵进行筛选、杀青、水漂、控干后,采用糖度为83~87Be的浓缩蜂蜜分两次腌制,一次腌制将控干后的桂花以桂花:浓缩蜂蜜1:1之分量比腌制1~3d,而后将一次腌制后的桂花与蜂蜜分离;接着在经一次腌制后的桂花上层再次加入浓缩蜂蜜浸泡腌制15~20d进行二次腌制。让蜂蜜自然慢慢下沉,使桂花均匀吸纳蜂蜜,将腌制缸中的少量空气挤压走,使蜂蜜能均匀分布于桂花中;最后取出桂花连同蜂蜜液,加热至温度63~73℃时调制蜂蜜糖度达到60~68Be装瓶。本发明制备过程中无须对其进行搅拌,减少桂花翻动能减少桂花花瓣断裂的机率,保留产品完整的外观,提高了蜂蜜桂花茶质量、品位和市场竞争力,该专利涉及的是桂花与蜂蜜的搭配,其与传统的老铁观音与桂花的配方不用,因而效果也不一样。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九制桂蜜茶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桂蜜茶口感不佳、存储时间不长等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九制桂蜜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原料的选择:选择陈年铁观音、佛跳香、野生桂花蜜,所述陈年铁观音的储存条件为:阴凉、避光且干燥处;
(2)筛选祛末:用竹筛筛出茶末,保证茶叶匀净;
(3)文火提香:将佛跳香进行走水烘培,蒸发水分,水分控制在2wt%以内,去除杂味,使茶叶香气更清纯;
(4)桂蜜提纯:用57℃的火候将野生桂花蜜在温锅中进行水分蒸发,提炼4.5-5.5小时,将野生桂花蜜的水分控制在0.3%以内
(5)锅炒蜜制:将陈年铁观音与佛跳香按比例拌匀,采用145-155℃的高温快速翻炒1-1.2小时,接着冷却,当温度降至51-53℃时加入野生桂花蜜,保持文火,温度保持在51-53℃蜜制3小时,得到桂蜜茶;
(6)入缸窑制:将搅拌均匀的桂蜜茶放入陶瓷大缸,封存;
(7)均匀盘缸:每半个月盘缸一次,共九次,使桂蜜茶均匀转化;
(8)封缸转化:将密封好的陶瓷大缸放在在避光阴凉处,历时3年;
(9)开缸出窑:开缸取出分装,制成成品,再用陶瓷罐进行封装。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佛跳香为储存5年以上的佛跳香。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陈年铁观音为储存20年以上的陈年铁观音。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野生桂花蜜为百年野生桂花蜜,且为八月桂花蜜。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陈年铁观音、佛跳香与野生桂花蜜的比例按重量份计为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泉州市裕园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泉州市裕园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93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肝健肾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