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光纤应变盘的制作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9844.6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3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田帅飞;祝海波;陈文静;张毅博;杨木森;苑勇贵;苑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D5/353 | 分类号: | G01D5/3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光纤 应变 制作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层光纤应变盘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缠绕工装(1)、可调节转轴装置(2)、覆胶装置(3)、张力控制装置(4)、供纤装置(5)以及固化封装装置(6);所述的缠绕工装(1)通过中心十字形轴孔(118)安装固定在可调节转轴装置(2)中的缠绕电机转轴上;覆胶装置(3)中左过纤孔(331)、右过纤孔(332)分别与缠绕工装(1)中左内径限制柱台(112)、右内径限制柱台(132)侧面中心的水平切线方向对应;覆胶装置(3)中的左过纤孔(331)、右过纤孔(332)与张力控制装置(4)中第二定滑轮(420)左右滑槽中心分别对齐;供纤装置(5)中双槽共轴线圈(510)竖直中心面与张力控制装置(4)中第一定滑轮(410)竖直中心面对齐;固化封装装置(6)各部件与缠绕工装(1)进行组装固定;缠绕工装(1)、可调节转轴装置(2)、覆胶装置(3)、张力控制装置(4)以及供纤装置(5)固定在同一操作平台上,其相对位置关系依次为缠绕工装(1)、可调节转轴装置(2)、覆胶装置(3)、张力控制装置(4)、供纤装置(5);
所述的缠绕工装(1)包含左挡板(110)、右挡板(130)以及弹性盘片(120);左挡板(110)与右挡板(130)为对称结构,左、右挡板内侧分别存在同心圆分布的左外径限制柱台(111)、左内径限制柱台(112)及右外径限制柱台(131),右内径限制柱台(132),其中内径限制柱台高度为缠绕光纤厚度、直径为缠绕光纤内径,外径限制柱台直径为缠绕光纤外径;左挡板(110)外侧存在左入纤孔(113)、左出纤孔(114)、左入纤夹具(115)、左出纤夹具(116),右挡板(130)外侧存在右入纤孔(133)、右出纤孔(134)、右入纤夹具(135)、右出纤夹具(136);其中左、右出纤孔贯穿挡板并与左、右内径限制柱台外切,左、右入纤孔贯穿挡板并与左、右外径限制柱台内切,左、右入纤夹具位于左、右入纤孔附近,左、右出纤夹具位于左、右出纤孔附近;左挡板(110)内侧中心螺纹孔柱(117)外径与右挡板(130)中心螺纹孔(137)直径以及弹性盘片(120)中心孔(121)直径相同,左挡板(110)外侧中心为十字形轴孔(118),左挡板(110)通过中心螺纹孔柱(117)将弹性盘片(120)、右挡板(130)依次组装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光纤应变盘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转轴装置(2),包含横向调节架(210)、垂向调节架(220)、缠绕电机(230)以及控制器(240);缠绕电机(230)固定于垂向调节架(220)上,垂向调节架(220)固定于横向调节架(210)上,控制器(240)通过电线连接缠绕电机(230),缠绕电机转轴前端十字形、末端为螺纹柱;垂向位移旋钮(221)位于垂向调节架(220)上,横向位移旋钮(211)位于横向调节架(2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光纤应变盘的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覆胶装置(3),包含胶槽(310)、空槽(320)以及左过纤孔(331)、右过纤孔(332);胶槽(310)两侧分别为左入纤缝(311)、右入纤缝(312)以及左出纤缝(313)、右出纤缝(314),左入纤缝(311)、右入纤缝(312)与左出纤缝(313)、右出纤缝(314)分别对齐;空槽(320)上下贯通且与胶槽(310)相邻,左过纤孔(331)、右过纤孔(332)大小一致且位于空槽(320)侧壁,其中左过纤孔(331)、右过纤孔(332)与左出纤缝(313)、右出纤缝(314)中心位置对齐,且缝宽大于孔径;胶槽(310)、空槽(320)以及左过纤孔(331)、右过纤孔(332)三者一体,并由覆胶支架(301)支撑,左缠绕光纤(511)、右缠绕光纤(512)分别通过左入纤缝(311)、右入纤缝(312)进入胶槽(310)覆胶,并穿过左出纤缝(313)、右出纤缝(314)进入空槽(3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98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