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形成有锥形部的地部的基板配合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9894.4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0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和伦;李镇旭;车善花;杨昌弦;金恩妌;郑敬勋;郑熙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佳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24;H01R13/648;H01R13/6477 |
代理公司: | 北京钲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2 | 代理人: | 金丹;李静波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形成 锥形 配合 连接器 | ||
1.一种包括形成有锥形部的地部的基板配合连接器,其中,包括:
信号触点部,所述信号触点部的一侧与基板的信号电极接触,使得所述信号触点部与所述信号电极电连接;
接地触点部,所述接地触点部的一侧与基板的接地电极接触,使得所述接地触点部与所述接地电极电连接;以及
电介质部,所述电介质部位于所述信号触点部以及所述接地触点部之间,
所述接地触点部包括:
第一地部,形成有第一地中空部;以及
第二地部,所述第二地部的一侧的一部分插入所述第一地中空部,所述第二地部形成有第二地中空部,
所述第一地部形成有第一接地锥形部,所述第一接地锥形部形成为在所述第一地部的内壁越朝向所述第一地部的一侧内径越小的倾斜的形状,所述第二地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锥形部接触并可进行相对移动,
在所述第二地部向所述第一地部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地部的一端因所述第一接地锥形部而被压缩,被压缩的所述第二地部的一端沿着所述第一接地锥形部的内径变大的方向复原,则所述第二地部向所述第一地部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地部包括:
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在所述第二地部的一端向外侧凸出,
所述第一地部还包括第一地卡止部,以所述第一地部的壁面中形成有所述第一接地锥形部的位置为基准,所述第一地卡止部在所述第一地部的另一侧从第一地部的壁面向内侧凸出,
所述第一地卡止部将所述第一凸出部的一侧卡在所述第一地卡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括形成有锥形部的地部的基板配合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地部包括:
第一缝隙,所述第一缝隙在所述第二地部的一端向另一端长长地形成,沿着所述第二地部的周围具备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缝隙,
在所述第二地部向所述第一地部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径因所述第一接地锥形部而被压缩,被压缩的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外径沿着所述第一接地锥形部的内径变大的方向复原,则所述第二地部向与所述第一地部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形成有锥形部的地部的基板配合连接器,其中,
所述电介质部包括:
第一电介质部,位于所述第一地部以及所述信号触点部之间;以及
第二电介质部,位于所述第二地部以及所述信号触点部之间,
所述第二电介质部形成有直径比所述信号触点部的直径大的第二电介质中空部,所述第二电介质部与所述第二地部面接触,所述第二电介质部不与所述信号触点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括形成有锥形部的地部的基板配合连接器,其中,
所述接地触点部还包括第三地部,所述第三地部形成有第三地中空部,所述第二地部的另一侧的一部分插入所述第三地中空部,
所述第三地部包括第三接地锥形部,所述第三接地锥形部形成为在所述第三地部的内壁越朝向所述第三地部的一侧内径越小的倾斜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括形成有锥形部的地部的基板配合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地部还包括:
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在所述第二地部的另一端向外侧凸出;以及
第二缝隙,所述第二缝隙在所述第二地部的另一端向一端长长地形成,沿着所述第二地部的周围具备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二缝隙,
在所述第三地部向所述第二地部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外径因所述第三接地锥形部而被压缩,被压缩的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外径沿着所述第三接地锥形部的内径变大的方向复原,则所述第三地部向所述第二地部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括形成有锥形部的地部的基板配合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三地部还包括第三地卡止部,以所述第三地部的壁面中形成有第三接地锥形部的位置为基准,所述第三地卡止部在所述第三地部的另一侧从所述第三地部的壁面向内侧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佳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佳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98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USB插座及USB插座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低速混装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