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探测头、测量器件、探测装置及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1187.4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1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何铁;廖少明;赵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国强;何铁;廖少明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G01B17/04;G01S19/42;G08C19/00;G08C17/02;H04W4/38;H04L12/4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高彦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 测量 器件 装置 监测 系统 | ||
本申请的探测头、测量器件、探测装置及监测系统,该探测头包括:探测头本体、能驱动探测头本体运动的驱动部件、及用于采集数据的探测部件;其中,所述探测部件与接入探测头本体中的通信总线通信连接;所述测量器件包括第一传感模块,能采集数据;多个测量器件能活动串联成测量组件且各测量器件的电路部件间通过通信总线级联,测量组件可与探测头组合以能随探测头运动,可用于例如隧道、桥梁、高架、大坝上各位置的土体监测,结构简单且检测效率高,解决现有土体监测的成本高、安装复杂、现场应用性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量与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探测头、测量器件、探测装置及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由于地层的复杂性及基坑深度的增加,深基坑工程极有可能会产生变形,从而严重影响基坑四周的构筑物、交通干道、市政设施及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研究深基坑的变形机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目前已经开始对隧道、桥梁、高架、大坝等重要建筑进行局部检测,也开始对山体、河道等进行安全监测;目前的监测通常是修建完成后才开要侧重建筑结构面上检测,例如建筑结构变形等;当在发生重要建筑结构变形时,经常靠模型与经验进行分析解释,设法解释号表面发生的现象,然后采取补救措施;对于影响建筑安全的土体内部要素,如土压、土体蠕动方向、土体内部位移等缺乏有效的监测方法,没有土体变化的直接检测,就无法确定或找出变形深层次内因,没有从在根本上解决问题。
目前对土体内部运动的监测,基本上是依赖人工检测,人工检测方法存在几个缺点:(1)存在较大误差,前后数据连续性及可比性差,数据稳定性难以保证,尤其在恶劣天气与环境下;(2)监测点不可能全面覆盖,尤其对需要监测的局部地区和关心的监测点,监测难度高,监测数据实时性差;(3)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4)测试数据量少,难以全面评估土体健康状况;。
如何完成关键点的土体监测,目前是一个难题,目前是将多种分散通过将智能仪器、设备和传感器安装在监测区域,采用多种手段完成多个参数的测量,集中度低,要求的安装条件高。
例如土体位移测量通常采用滑动测斜仪,需要提前埋设测量孔,人工测量;土体压力埋设土压传感器,土体压力传感器的受力方向和具体位置难以控制;土体的振动需要埋设专门的振动传感器。所有埋设传感器都面临供电管理,数据采集和电缆保护等问题。
现有技术在实现土体变形精确自动监测时存在成本高、安装复杂、现场应用性差等问题,用户面临“检不出、检不准、检得慢、检不起”的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探测头、测量器件、探测装置及监测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探测头,包括:探测头本体;驱动部件,设于所述探测头本体中,用于驱动所述探测头本体运动;其中,所述驱动部件用于与接入探测头本体中的驱动管线连接;探测部件,设于所述探测头本体中,用于采集数据;其中,所述探测部件用于与接入探测头本体中的信号传输线路连接,以传输所获取的采集数据。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头按探测功能不同分为多种探测类型,不同探测类型的探测头所具备的探测部件不同。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多种探测类型包括:摄像型、测量型、及雷达型中的任意多种:其中,摄像型的探测头的探测部件包括图像采集器;测量型的探测头的探测部件包括一或多个压力传感器;雷达型的探测头的探测部件包括超声波或雷达探测器。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传输线路还用于作为探测部件的供电线路。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部件的驱动方式包括:电动、气动及液动中的任意一或多种;所述驱动管线包括:电缆、气管及液管中的任意一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国强;何铁;廖少明,未经赵国强;何铁;廖少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11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