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1350.7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7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邓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10 | 分类号: | C08L83/10;C08K3/04;C08K9/04;C08G77/44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潘霞;刘广 |
地址: | 518172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碳酸酯组合物 式( 1 ) 芳香族聚碳酸酯 聚硅氧烷共聚物 制备方法和应用 改性碳纳米管 烷基 聚四氟乙烯 种聚碳酸酯 末端基团 碳纳米管 碳原子数 阻燃性能 质量份 接枝 | ||
1.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数计,所述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原料包括:
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 0.1份~99.9份;及
改性碳纳米管 0.1份~30份;
其中,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的末端基团如下式(1)所示,
-R1是碳原子数为1~35的烷基,a为0~5的任一整数;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四氟乙烯接枝碳纳米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甲基、叔丁基、叔戊基、壬基及十二烷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的粘度平均分子量在50000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由具有如下式(3)所示的基团的聚碳酸酯与具有如下式(4)所示的基团的聚硅氧烷共聚而成,
其中,-R3、-R4、-R5、-R6、-R7及-R8分别独立选自碳原子数为1个~6个的烷基及苯基中的一种,-R9-为含有脂肪族或者芳香族的有机残基,-z-选自碳原子数为1~20的烯烃基、碳原子数为1~20的亚烷基、碳原子数为5~20的亚环烷基及碳原子数为5~20的环亚烷基中的一种,c和d分别为0~4的任一整数,n为1~500的任一整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9-选自o-烯丙基苯酚基、p-羟基苯乙烯基及丁香酚基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5~150的任一整数。
7.一种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原料熔融混炼,得到所述聚碳酸酯组合物,其中,所述原料包括0.1份~99.9份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和0.1份~30份的改性碳纳米管,所述芳香族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的末端基团如下式(1)所示,
其中,-R1是碳原子数为1~35的烷基,a为0~5的任一整数;所述改性碳纳米管为聚四氟乙烯接枝碳纳米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乙烯接枝碳纳米管的制备原料包括聚四氟乙烯和碳纳米管,其中,所述聚四氟乙烯的质量是所述碳纳米管的质量的5%~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的外径为5nm~20nm;及/或,所述碳纳米管的长度为500μm~1200μm。
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或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聚碳酸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碳酸酯组合物在制备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135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