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型异常规形状的短槽孔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1742.3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6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倪蕴之;朱永乐;彭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苏杭电路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常 形状 短槽孔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型异常规形状的短槽孔加工方法,在加工L型短槽孔时,采用钻锣相互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即先采用钻机加工L型短槽孔的一边,再采用锣机加工L型短槽孔的另一边。该L型异常规形状的短槽孔加工方法不仅解决了钻孔时受力不均导致的偏移,而且可以轻松去除毛刺,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短槽孔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L型异常规形状的短槽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L型槽孔在加工时,如果采用单一的钻孔机加工,由于加工完一边短槽孔,在加工另一边短槽孔时会受力不同,从而导致L型槽孔偏移,短槽孔与短槽孔相交的地方也会出现严重的变形。如果采用锣机加工这样的L型短槽孔,也会在相交的地方受到变形的影响。同时由于钻锣机的自动旋转以顺时针旋转,所以在加工L型槽孔时会产出毛刺现象,对于在一个平面会出现镜像后的L型槽孔,即使加去毛刺刀只能去除一个,对于两个L型槽孔无法去除毛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型异常规形状的短槽孔加工方法。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型异常规形状的短槽孔加工方法,在加工L型短槽孔时,采用钻锣相互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即先采用钻机加工L型短槽孔的一边,再采用锣机加工L型短槽孔的另一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钻机的钻刀刀径为0.7mm,所述锣机的锣刀刀径为0.7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L型异常规形状的短槽孔加工方法不仅解决了钻孔时受力不均导致的偏移,而且可以轻松去除毛刺,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本发明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本发明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传统的短槽孔加工方式为加引孔及旋转角度,只是改善部分问题,无法有效的改善,对于L型短槽孔结合更是无法改善。
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在加工L型槽孔时,采用钻锣相互加工的方式进行加工,选择钻机与锣机一起加工。钻孔加工L型短槽孔另一边的时会受力不同导致偏移,此偏移部分由锣机来完成,锣机的加工以行走式加工不会因受力不均导致偏移,为了确保整个L型槽孔不会偏移,在加工时要采用钻锣相结合的方式。
参阅图1-4,L型短槽孔的两边分别采用钻机和锣机相结合的方式加工。
L型异常规形状短槽孔的毛刺工艺改善:
图3中①表示钻刀刀径为0.7mm槽刀②表示锣刀刀径为0.7mm槽刀。
两个对立的L型槽孔必然有一个槽孔毛刺无法去除。两个对立的L型槽孔,单独分开加工,改变毛刺出现的位置。图4-1中先钻①槽刀,再钻②槽刀;图4-2中先钻②槽刀,再钻①槽刀。这样,去毛刺孔的受力方向可以完全去除毛刺。
由此可见,该L型异常规形状的短槽孔加工方法不仅解决了钻孔时受力不均导致的偏移,而且可以轻松去除毛刺,在提高加工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加工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苏杭电路板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苏杭电路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17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爪治具的生产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板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