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提高绝缘子绝缘性能的方法、绝缘子及其打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2519.0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3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曼青;边亚琳;律方成;谢庆;李志兵;詹振宇;闫纪源;刘焱;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B24B41/04;B24D1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11711 | 代理人: | 刘贺秋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提高 绝缘子 绝缘 性能 方法 及其 打磨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提高绝缘子绝缘性能的方法、绝缘子及其打磨设备;该方法包括:将预设粒径的磨料粘附于打磨砂轮表面,利用该打磨砂轮打磨绝缘子,从而令绝缘子的表面粗糙度处于预设粗糙度范围内且令其表面纹理的延伸方向与电极方向垂直;该绝缘子表面粗糙度处于预设粗糙度范围内,且该绝缘子的表面纹理的延伸方向与电极方向垂直;上述绝缘子的打磨设备包括打磨砂轮,且打磨砂轮的表面通过硅烷偶联剂和树脂粘结剂粘附有预设粒径的磨料;本发明仅对绝缘子表面进行处理即可使得绝缘子的沿面闪络电压得到明显提升,从而达到有效提高绝缘子绝缘性能的技术目的,因此,本发明具有简单、高效、便于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应用等突出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子技术领域,更为具体来说,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提高绝缘子绝缘性能的方法、绝缘子及其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能源分布具有不均匀的特点,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加,诸如GIS(气体绝缘组合电器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等高电压以及大容量的电气设备的应用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电气设备绝缘介质的沿面闪络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研究环氧树脂的气固界面电荷特性与绝缘性能对提高绝缘材料的物理化学及电气性能,提高输电设备和输电网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绝缘子往往用于电气绝缘、隔离气室及支撑导体等,但同时也会使得GIS内的电场分布发生畸变,尤其是在三结合点处,比如,作为GIS或GIL(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s)关键部件的盆式绝缘子,作为GIS或GIL中最为薄弱的环节,盆式绝缘子的故障在各类故障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尤其是沿面闪络的问题,即,现有绝缘子的沿面闪络电压较低。目前,提高绝缘子绝缘性能的方法主要有增加涂层、使用介电功能梯度材料、整体结构重新设计等方案,以提高绝缘子的沿面闪络电压,但是,现有技术却明显存在成本较高或者对使用环境要求高等问题,特别对于已经生产甚至已经使用的绝缘子,如果彻底摒弃不用或者对其改动过大,其必然存在成本过高、工作量过大等问题;所以现有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到较大限制,往往难以符合实际需要。
因此,在对已经生产或者已经使用的绝缘子改动较小的前提下,提供一种符合实际工程应用需要且实施成本较低的绝缘子,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绝缘子绝缘性能优化方案存在的难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用或实施成本过高等问题,本发明创新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绝缘子绝缘性能的方法、绝缘子及其打磨设备,通过对绝缘子的表面特征进行的特殊处理,能够显著提供绝缘子的绝缘性能,本发明处理方式简单易行,而且不受现有绝缘子自身的材料、尺寸或形状限制,能够实现工业化的大规模应用,从而彻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绝缘子绝缘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预设粒径的磨料粘附于打磨砂轮表面;
步骤2,利用粘附有所述磨料的打磨砂轮对待处理的绝缘子进行打磨处理,从而令绝缘子的表面粗糙度处于预设粗糙度范围内,并令通过打磨绝缘子方式形成的表面纹理的延伸方向与电极方向垂直。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通过绝缘子的表面特征处理的方式显著提高沿面闪络电压及提高绝缘子绝缘性能,上述处理方式简单易行,可以在现有的绝缘子上直接进行简单、快捷地处理,所以本发明不仅能够明显解决现有绝缘子存在的沿面闪络电压低等问题,且具有对绝缘子改动较小、实施成本较低及符合工程应用需要等优点,从而彻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诸多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子为盆式绝缘子;
步骤2中,在对所述盆式绝缘子进行打磨处理时,沿盆式绝缘子的外侧面进行周向打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2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