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盐有机废水颗粒活性炭吸附再生-MVR集成装置与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2817.X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9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军;俞其林;张鸿涛;常风民;高宏洲;周刚;袁婧;高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B01D46/02;B01D53/48;B01D53/5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活性炭 出水 再生 颗粒活性炭吸附 含盐有机废水 活性炭吸附塔 蒸汽再压缩 活性炭 水罐 过滤功能 集成装置 吹送槽 吸附 吸附饱和活性炭 二次污染物 粉末活性炭 高含盐废水 有机污染物 二级颗粒 二级吸附 循环重复 一级颗粒 储存罐 颗粒碳 无害化 中和槽 资源化 多段 脱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盐有机废水颗粒活性炭吸附再生‑MVR集成装置与方法,包括颗粒活性炭吹送槽、一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一级吸附出水具有过滤功能的出水罐、一级吸附出水中和槽、二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二级吸附出水具有过滤功能的出水罐、MVR机械蒸汽再压缩器、活性炭脱酸吹送槽、吸附饱和活性炭储存罐和脱白器等组件,以及各组件之间配合使用使颗粒碳再生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颗粒活性炭代替粉末活性炭,对颗粒活性炭进行多段再生,实现活性炭的循环重复利用,避免二次污染物的产生;与MVR机械蒸汽再压缩等技术的集成,实现高含盐废水中的盐份与有机污染物的无害化与资源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盐有机工业废水(液)处理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含盐有机废水颗粒活性炭吸附再生-MVR集成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高含盐有机废水已成为化工行业废水污染的重要来源。由于高含盐有机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治理难度大、成本高,与之对应的现有技术处理效果单一、能耗高、集成度差,其已成为制约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化工行业污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
活性炭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多功能吸附位及丰富的表面化学结构,对多数常见的有机污染物都有很高的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功效,目前在污水处理化学沉淀、生物处理等工艺之后,脱除难生化、难化学去除的有机污染物较为常用。常规往往采用粉末活性炭进行吸附,而粉末活性炭使用成本较高,后续产生二次污染(危险废物),给企业解决环保问题带来了应用瓶颈。同时,针对高含盐、高含有机物的“双高”废水,有效去除有机物基础上,实现盐份的回收利用,从而达到双高废水的零排放,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关键单元技术的集成,成为处理“双高”废水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盐有机废水颗粒活性炭吸附再生-MVR集成装置与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盐有机废水颗粒活性炭吸附再生-MVR集成装置,包括颗粒活性炭吹送槽、一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和二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所述一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的进口连接颗粒活性炭吹送槽,且一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的出口连接一级吸附出水具有过滤功能的出水罐,一级吸附出水具有过滤功能的出水罐的出口连通一级吸附出水中和槽,所述一级吸附出水中和槽的出口连接二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所述二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的出口连接二级吸附出水具有过滤功能的出水罐,所述二级吸附出水具有过滤功能的出水罐连接MVR机械蒸汽再压缩器;
所述一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和二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共同连接活性炭脱酸吹送槽,所述活性炭脱酸吹送槽连通吸附饱和活性炭储存罐,所述吸附饱和活性炭储存罐连接多段颗粒活性炭再生炉,所述多段颗粒活性炭再生炉经过再生活性炭急冷槽和再生活性炭输送槽连接一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所述多段颗粒活性炭再生炉依次经过热解可燃气燃烧炉、余热锅炉、烟气急冷塔、布袋除尘器、脱氮脱硫装置、多级洗涤塔和引风机连接脱白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一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与二级颗粒活性炭吸附塔吸附过程均为连续式,且废水与颗粒活性炭为顺流式。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多段颗粒活性炭再生炉为干燥-热解-活化多段集成一体式的装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布袋除尘器为圆柱式布袋除尘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脱氮脱硫装置为臭氧氧化装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脱白器为利用烟气余热的气-气换热脱白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含盐有机废水颗粒活性炭吸附再生-MVR集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28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污水净化处理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次氯酸钠废水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