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小车孔锥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3043.2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9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徐嘉乐;姚素芹;俞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1/00 | 分类号: | B23B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度 刀杆 车孔 刀体 减小 切削孔 切削 刀头 切削位置 床头箱 可拆卸 钳工 导轨 反刀 正刀 大修 机床 体内 停产 重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车孔锥度的方法,包括工件、刀头、刀杆和刀体,所述刀头靠近所述刀杆一端固定,所述刀杆的另一端夹设在所述刀体内,并与所述刀体可拆卸地固定;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a)计算正刀切削孔的锥度;(b)计算反刀切削孔的锥度;(c)旋转所述刀杆,改变切削起点的位置后将所述刀杆与刀体固定;(d)以旋转后的切削位置为新的切削起点,重复进行步骤(a)和步骤(b),直到孔的锥度小于规定数值。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如果产生锥度,不需要停产,不需要调整床头箱;不需要大修或中修机床(钳工刮研导轨),仅由操作者调整刀杆的角度,就可减小车孔的锥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小车孔锥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加工较深孔时,往往会产生锥度,如图1所示。产生锥度的原因很多,如机床主轴旋转轴线与机床导轨不平行;前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扭曲);车刀刀杆刚性不足等。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停产几天,调整床头箱及大修或中修机床(钳工刮研导轨)或者想办法提高车刀刀杆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加工深孔时容易产生锥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小车孔锥度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小车孔锥度的方法,包括工件、刀头、刀杆和刀体,所述刀头靠近所述刀杆一端固定,所述刀杆的另一端夹设在所述刀体内,并与所述刀体可拆卸地固定;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为:
(a)在所述工件的起始加工端面上选择切削起点,先用正刀在所述切削起点切削;车孔后测出两端孔径的差值;
(b)接着以所述刀头中心为对称轴与步骤(a)中所述切削起点镜像对称的点B为反切起点使用反刀切削;车孔后测出两端孔径的差值;
(c)以步骤(a)中的切削起点为基点,将所述刀杆顺时针旋转12°~15°,改变切削起点的位置后将所述刀杆与刀体固定;
(d)以旋转后的切削位置为新的切削起点,重复进行步骤(a)和步骤(b);
(e)若步骤(d)中计算出的两端孔径的差值小于规定数值则结束试切,反之则在步骤(d)中新的切削起点基础上,继续顺时针旋转3°~5°后进入步骤(d)。
采用这种方法加工较深孔时,如果产生锥度,不需要停产,不需要调整床头箱;不需要大修或中修机床(钳工刮研导轨),仅由操作者调整刀杆的角度,就可减小车孔的锥度。
优选的,所述刀杆为锥体刀杆,所述刀头位于所述刀杆的小口径端。
优选的,所述刀体圆周方向通过至少两个内六角螺钉与所述刀杆固定。
进一步的,靠近所述刀体的所述刀杆一端设有深孔,所述深孔延伸至所述刀头表面,深孔内设有顶杆,所述顶杆通过内六角螺钉抵在所述刀头表面。
优选的,当孔的锥度小于规定数值时,在所述刀杆和刀体的交界处刻上标线。便于磨刀后重新装刀或下次定位时用。
优选的,步骤(a)和步骤(b)中均采用内径百分表测出两端孔径的差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减小车孔锥度的方法,如果产生锥度,不需要停产,不需要调整床头箱;不需要大修或中修机床(钳工刮研导轨),仅由操作者调整刀杆的角度,就可减小车孔的锥度。
(2)本发明所述的减小车孔锥度的方法,采用椎体刀杆,有利于提高刀杆强度。此外,椎体刀杆头部可制作得稍小些,加大刀杆与孔的间隙,有利于排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3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片切边方法
- 下一篇:一种橡胶垫车边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