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混合建模的空分设备能耗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3159.6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8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之宇;谢道雄;陈泽国;陈齐全;张泽银;徐盛虎;钟建斌;郑京禾;谢运旺;刘兴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F17/1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邱启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分设备 能耗监测系统 混合建模 高效率 机理模型 能耗监测 统计模型 能耗计算模块 运算速度快 准确度 存储系统 混合模型 计算模块 建模模块 历史数据 设备能耗 实时监控 统计混合 现场总线 在线运算 控制站 拓展性 传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建模的空分设备能耗监测系统,用于对空分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操作调优,包括机理统计混合建模模块、能耗计算模块、产品提取率计算模块。并将产品提取率以及设备能耗值通过现场总线传递给控制站与存储系统。本发明为了克服已有的空分模型在线运算效率低、模型精度差的不足,通过结合高拓展性、高精度的机理模型,以及可以利用大量生产历史数据、高效率的统计模型,建立空分设备的兼具高精度与高效率的能耗监测混合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混合建模的空分设备能耗监测系统,能够很好结合机理模型的高精度优势与统计模型的高效率优势,准确度高、运算速度快,从而达到高效而准确的能耗监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分设备的能耗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混合建模的空分设备能耗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空分设备,是一种工业生产过程广泛采用的生产装置。空分设备对空气进行分离,并得到氧、氮、氩等高纯工业气体,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电子、冶金、航空航天、医疗保健、食品饮料等各种工业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空分设备是工业生产过程耗能最大的设备之一,但又是一种典型的低温精馏过程,其热力学效率并不高,理论热力学效率一般仅为15%-20%左右,能源成本通常占了空气产品价格的75%,因此空分设备也是能源浪费最为严重的耗能设备之一,是典型的牺牲能量换取纯度的设备,具有极大的能效提升空间。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一些大型工业项目如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石油开采等都需要由大型空分设备提供空气制品,空分设备需求量越来越大;另一方面,自从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以来,能源危机加深,加之日益高涨的环保需求以及空分行业的效益要求,都对空气分离过程的降耗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提高空气分离技术的能量效率、建立准确高效的能耗监测装置,降低空气分离过程的能耗,刻不容缓。
目前,国际上对空分设备能耗研究的一个核心在于其模型建立,但是目前空分设备的机理模型十分复杂,使得传统的机理模型虽然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但是在线运算效率太低,不利于后续的研究。事实表明建立空分设备的高效率、高精度模型,是提高该过程的生产控制品质的前提,已经成为一项关键的空分能耗监测技术。空分设备混合模型能够结合机理模型拓展性好、精度高的特点,以及统计模型可以利用大量空分生产历史数据、运行效率高的优势,是一种兼具高精度与高效率的新型空分模型。在此基础上,可以很方便地得到低能耗的生产方案,显著改善生产运行效率,降低生产能耗。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空分设备能耗监测系统中,空分设备建模过程不能有效反映空分过程的复杂非线性物性特征、在线运行效率低下、精确度低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建模的空分设备能耗监测系统,能够有效反映空分过程的复杂非线性物性特征,在线运行效率高、能耗监测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混合建模的空分设备能耗监测系统,包括机理统计混合建模模块、能耗计算模块、产品提取率计算模块。
所述机理统计混合建模模块以智能仪表中的温度检测元件采集的温度数据、压力检测元件采集的压力数据、流量检测元件采集的流量数据、分析元件采集的组成数据等检测数据,作为机理统计混合模型的数据输入,通过机理建模与统计建模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当前空分设备运行条件与操作条件下的空分设备中温度、压力、流量、组成分布等参数信息。
(1)机理模型由以下公式实现:
其中,下标i为氮、氩、氧等组分中的一种,j为自上而下编号的塔板序号,yi,j为第j块塔板上i组分的气相组成,xi,j为第j块塔板上i组分的液相组成。
yi,j=ki,jxi,j (3)
其中,ki,j为第j块塔板上i组分的气液平衡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3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