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液位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3335.6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7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雷林;聂剑宁;刘顺强;孙勇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飞思明珠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8 | 代理人: | 刘念芝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舱水 船舶 输送单元 液位检测 船体 液位检测系统 船舶检测 分析模块 行驶状态 液位 服务器 液位检测模块 依次电性连接 行驶 控制指令 行驶条件 液位波动 状态参数 存储器 灵活的 录入 吃水 海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液位检测系统,包括液位检测模、CAN总线、液位分析模块、压舱水输送单元、船舶检测单元和液位检测服务器,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压舱水输送单元和船舶检测单元均通过CAN总线依次电性连接于液位分析模块和液位检测服务器。本发明通过预先将每个等级浪高对应的液位波动状态参数录入存储器中,可以及时通过对比,得出当前船舶所处的浪高等级,再根据船体的行驶状态,可以生成在对应浪高等级和行驶状态下的压舱水控制指令,进而控制压舱水输送单元对压舱水的分布进行调整,有利于船舶在多种行驶条件下对船舶的压舱水分布和吃水深度进行灵活的调整,更加有利于船体在海面上行驶,有助于对船体进行稳定,增加船舶行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液位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船舶的吃水深度主要受到船体的载重影响,而船舶内压舱水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调节船体的吃水深度,还可以通过改变压舱水的分布对船体的重心进行调整,各液舱内的液位高度是其装卸货以及航行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的重要技术指标,液位超过正常运行范围或者发生剧烈晃动将影响到船舶安全,因此液位监测系统必不可少。
申请号为CN201510979179.4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船舶液位监测系统,由液位监测服务器,通信转换模块,CAN总线液位监测子站,光纤光栅液位传感器。CAN总线液位监测子站读取所述光纤光栅液位传感器的压力信号,将所述压力信号转换为液位值后通过通信转换模块传送至液位监测服务器,完成液舱液位的测量。上述发明提供的船舶液位监测系统具备测量精度高、量程广和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但是,上述方案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只能整体对压舱水的液面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只能对船体的重心高度进行调整,难以适应海面上复杂的行驶条件,而在海面上,受到不同波浪高度以及航向航速等因素的影响,在特定航行状态下,需要对船体的重心位置进行前后或左右调整,以适应航行状态和提高船体行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液位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液位检测系统,包括液位检测模、CAN总线、液位分析模块、压舱水输送单元、船舶检测单元和液位检测服务器,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压舱水输送单元和船舶检测单元均通过CAN总线依次电性连接于液位分析模块和液位检测服务器,
所述液位检测模块分为船舶内部液位检测子模块和船舶外部液位检测子模块,分别用于对船舶内外的液面高度进行监测;
所述液位分析模块用于接收液位检测模块收集到的监测信号,并将实时监测信号转换成对应具体信息后与设定参数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结果通过CAN总线发送至液位检测服务器;
所述压舱水输送单元用于对船舶内独立的压载水仓内的压载水进行调节,所述压舱水输送单元与液位检测服务器电性连接,用于接收液位检测服务器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执行对应的动作指令;
所述船舶检测单元用于对船舶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并通过CAN总线将检测信息发送至液位检测服务器;
所述液位检测服务器根据比较结果和船舶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生成控制指令,通过CAN总线将控制指令发送至压舱水输送单元。
优选的,所述船舶内部液位检测子模块安装在船舶内部的压载水仓内部,对压载水仓内的液位进行监测;所述船舶外部液位检测子模块船舶外部的船头和船尾的两侧,对船体的吃水液面深度进行监测,所述船舶内部液位检测子模块和船舶外部液位检测子模块均为超声波液位计。
优选的,所述液位分析模块包括AD转换器和存储器,所述AD转换器用于将液位检测模块收集到的电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用于数据处理,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不同船舶状态的阈值参数信息。
优选的,所述压舱水输送单元为输送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33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