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具有轴向通槽结构的对偶钢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3354.9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陶哲旭;张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13/72 | 分类号: | F16D13/72;F16D13/64;F16D13/7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祥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偶钢片 轴向通槽 湿式离合器 内圈 主体轴线 垂直的 正投影 钢片 对流换热系数 一体成型的 翘曲变形 旋转对称 周向位置 低成本 面积和 轻量化 散热 过热 侵入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具有轴向通槽结构的对偶钢片,包括对偶钢片主体和轴向通槽,所述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主体内圈附近均匀分布有一体成型的轴向通槽。单个轴向通槽在与所述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主体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可为I型、L型、T型、Y型等。不同周向位置处的轴向通槽侵入对偶钢片主体的程度不一定相同,但所有轴向通槽在与所述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主体轴线垂直的平面上的正投影为旋转对称图形。本发明可显著增加钢片散热面积和对流换热系数,有利于对偶钢片快速彻底分离,有利于钢片的轻量化设计和低成本制造,本发明极大地改善了目前常用对偶钢片经常发生的内圈附近过热失效和内圈翘曲变形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具有轴向通槽结构的对偶钢片。
背景技术
湿式离合器是利用离合器接合的液压,在离合器分离以及全部接合的过程中,还包括有相对转动的状况下对驱动力进行控制的传递装置,湿式离合器内的对偶钢片和摩擦片相间排列组成摩擦片组,湿式离合器主动端通过花键与对偶钢片相连,湿式离合器从动端通过花键与摩擦片相连。当湿式离合器接合时,摩擦片组被压紧,发动机输出转矩通过对偶钢片和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副转递至湿式离合器从动端,当湿式离合器分离时,对偶钢片与摩擦片间分离,发动机输出转矩的传输被切断,无法传递至湿式离合器从动端及以后的汽车传动系。
非专利(杨为,陆国栋,吕和生等“湿式多片摩擦离合器对偶钢片热-机耦合分析”重庆大学学报,2011,34)揭示了对偶钢片发生热失效的机理,热应力分布规律为内圈产生周向拉应力,外圈产生周向压应力,摩擦表面产生径向压应力,内部产生径向拉应力,为解决对偶钢片热失效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并未涉及对偶钢片的具体结构设计。
中国发明专利(CN101813140A)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箱湿式离合器摩擦面的散热方法。该发明在湿式离合器摩擦面上设计了多个左高又低、左低右高、犬牙交错、交替排列的方格状油槽串联结构,加强了冷却油在冷却油槽中的扰动及混合,改善了传热效果。但该散热方法存在以下问题:(1)冷却油槽结构复杂,加工困难,制造昂贵,(2)槽从内圈贯穿到外圈,操底未打穿,这样导致槽底单薄强度变差,恶劣工况下相比常规钢片更易产生翘曲变形,对厚度较小的钢片的影响尤为突出。
中国发明专利(CN108488253A)公开了一种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本体散热结构。该发明将两片完全对称相同的仅一面具有沟槽的对偶钢片的沟槽面相对合并成芯部具有沟槽表面光滑的钢片,降低了湿式离合器钢片表面温度,避免钢片高温失效。但该种钢片存在以下问题:(1)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加厚加重了钢片,与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的设计趋势不符,(2)对偶钢片表面开槽,材料薄厚不均,导致刚度和热变形都不相同,薄处刚度小更易发生失稳变形,厚处热变形大更易产生局部烧蚀,(3)槽底棱角或到倒角处容易出现机械应力和热应力集中,加剧对偶钢片翘曲变形。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具有轴向通槽结构的对偶钢片,其结构简单、生产容易,在减轻对偶钢片重量的同时增强了对偶钢片的对流换热能力,降低了对偶钢片的最高温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常规钢片内圈经常出现的翘曲变形等问题,同时有利于与摩擦片之间快速彻底分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湿式离合器的具有轴向通槽结构的对偶钢片,包括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主体和多个轴向通槽,所述多个轴向通槽设置于所述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主体上且其开口位于所述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主体的内圈表面,所述多个轴向通槽在所述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主体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主体。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轴向通槽自所述湿式离合器对偶钢片主体的内圈向外圈径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轴向通槽包括依次排列设置的多组,每组轴向通槽包括多个径向长度逐渐变长的轴向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3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精密减振离合器从动盘总成
- 下一篇:离合器润滑系统及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