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5499.2 | 申请日: | 201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7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代豪;林立强;黄紫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咪付(广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端控制器 终端设备 图像预处理模块 身份识别系统 特征提取模块 用户身份 图像采集模块 网络连接通讯 测距模块 存储模块 服务效率 辅助识别 高效快速 高效识别 活体检测 计算资源 身份证件 训练模块 真实性 架构 通行 认证 灵活 网络 帮助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后端控制器;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后端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通讯;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活体检测模块、测距模块和图像预处理模块1;所述后端控制器包括训练模块、识别模块和存储模块;还包括: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预处理模块2,所述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预处理模块2设置于终端设备或后端控制器上;通过本发明系统,可实现高效识别用户身份,确保用户身份的准确性、真实性,帮助实现高效快速认证通行,无需结合身份证件等其他辅助识别判断,给用户带来方便;本发明系统设计架构灵活、服务效率高,可满足不同用户量以及不同网络和计算资源的识别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身份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生物识别技术的应用市场高速增长,尤其以人脸识别技术的落地应用较为突出和典型。2016年以来,人脸识别在银行、证券、金融、交通、教育、电子商务等场景应用频频刷屏,掀起了新一代智能身份识别的热潮,给人们带来了智慧生活的便捷体验和帮助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目前人脸识别的准确性容易受多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由于人脸的生长微变化及表情多变,使得人脸的视觉图像会存在很大差别,因而对识别的准确性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人脸识别容易受到光线等外界环境及遮挡等干扰条件的影响,人物图像的采集对周围的光线环境敏感,光线不同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识别的准确性,而人体面部的头发、胡须等遮挡物以及化妆等干扰因素的影响也会对识别的准确率有着较大影响。再者,人脸识别还容易受到照片、视频等欺骗攻击,出现冒用他人身份进行非法业务的漏洞。由于上述因素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的结果通常还需要和身份证件或密码登陆操作等相结合进行用户身份确认,以克服误识别或照片等欺诈,从而确保用户身份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人脸识别在实际落地应用中,除了对识别准确度有较高的要求外,同时还要求高效,尤其是在车站、机场、停车场、大型会展、旅游景点等一些人流容易密集的场所,速度一旦慢下来会大大降低人脸识别的实用性。人脸识别的速度容易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识别角度、识别背景、图片分辨率、光照等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身份识别系统,以实现高效识别用户身份,确保用户身份的准确性、真实性,帮助实现高效快速通行,无需结合身份证件等其他辅助识别判断,给用户带来方便。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身份识别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后端控制器;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后端控制器通过网络连接通讯;
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图像采集模块、活体检测模块、测距模块和图像预处理模块1,所述图像采集模块负责采集用户人物图像,所述活体检测模块用于对用户进行活体检测,所述测距模块用于检测目标人物的距离,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1用于进行图像基础预处理;
所述后端控制器包括训练模块、识别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训练模块用于用户身份识别训练,所述识别模块用于用户身份识别,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用户注册信息和特征数据;
还包括: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预处理模块2,所述特征提取模块用于提取人物特征,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2用于图像识别预处理;所述特征提取模块和图像预处理模块2设置于终端设备或后端控制器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站点控制器,所述站点控制器包括所述特征提取模块和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2,并通过网络与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后端控制器连接通讯。
进一步的,所述站点控制器还包括所述识别模块和权重库同步模块,所述权重库同步模块用于同步所述训练模块输出的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站点控制器为若干个,所述站点控制器采用物理分布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咪付(广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咪付(广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54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Android平台下分级权限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安全核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