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边界涡量流诊断的吸附式风扇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5593.8 | 申请日: | 2019-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实;李志平;潘天宇;鹿哈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8 | 分类号: | F04D29/68;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李华 |
地址: | 610218 四川省成都市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流 吸气 风扇 动量 子午面 发生位置 风扇叶片 关系计算 叶型损失 影响区域 吸附式 吸气量 流场 涡量 初始几何数据 周向涡量诊断 诊断 气动参数 损失系数 吸气位置 周向涡量 气流角 构型 后叶 流动 观察 申请 | ||
1.一种基于边界涡量流诊断的吸附式风扇的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一、给定风扇通流设计需要的初始几何数据和气动参数,运用通流程序进行风扇子午面流场的计算;
步骤二、在通流设计中,采用周向涡量诊断方法,观察周向涡量以及叶型损失系数的分布,确定流动分离的发生位置以及影响区域;
步骤三、根据上述流动分离的发生位置和影响区域,确定吸气位置和吸气量;
步骤四、根据吸气量与动量厚度的关系计算动量厚度的变化,以及根据叶型损失系数与动量厚度的关系计算吸气后叶型损失系数的分布以及吸气对通流子午面流场的影响;
步骤五、根据吸气后通流计算的子午面气流角分布,重新进行风扇叶片设计,获得考虑吸气效果的风扇叶片构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叶型损失系数与动量厚度的关系式为:
其中,为叶型损失系数,θ为动量厚度,s为栅距,β1和β2分别为进口气流角和当地气流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叶型损失系数与动量厚度的关系式为:
其中,为叶型损失系数,θ为动量厚度,s为栅距,β1和β2分别为进口气流角和当地气流角,H2为形状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考虑可压缩情况和AVDR的影响,则经调整的叶型损失系数的表达式为:
其中,为经调整的叶型损失系数,为原叶型损失系数,M1为马赫数,ρ1为进口气体密度,ρ2为当地气体密度,AVDR为轴向密流比,γ为比热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几何数据和气动参数包括流道曲线,风扇叶片前缘、尾缘曲线和初始的环量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吸气位置和吸气量,对考虑吸气效果的风扇叶片构型进行三维粘性数值模拟计算校核。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风扇静子叶片的叶中的尾缘区域沿静子的整个叶高进行吸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风扇静子的吸气量为风扇总流量的1%。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转子进行吸气的轴向位置为转子叶尖处,径向位置为76%叶高至叶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风扇转子的吸气量为风扇总流量的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55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HP-EGR发动机系统的宽域主动式压缩机
- 下一篇:助吸式喷射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