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时相光学遥感数据的无云影像合成算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5833.4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1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庞勇;蒙诗栎;李增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元 目标像元 光学遥感数据 合成 光学遥感影像 合成算法 权值W 叠加 影像 不透明度 合成结果 评估目标 传感器 斑块 遍历 加权 填充 相加 观测 阴影 清晰 优化 | ||
1.一种基于多时相光学遥感数据的无云影像合成算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于多时相光学遥感影像F,计算其传感器权值w1,目标日权值w2,目标像元与云/云阴影距离权值w3,目标像元的不透明度权值w4;
S2:将上述计算的四项权值相加作为评估目标像元总体质量的总权值W,W总=w1+w2+w3+w4;
S3:将目标像元总权值W总叠加F中的目标像元值V,得到合成后的目标像元V合成;
S4:遍历整景影像,通过V合成填充得到最佳观测像元的合成结果F1,能够对多时相光学遥感数据进行无云合成,得到无云、无缝、清晰且质量高的光学遥感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时相光学遥感数据的无云影像合成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包括如下步骤:
S11:计算的传感器权值w1主要针对不同传感器获取的输入数据的情况。如果输入的多时相数据为同一传感器影像,则不计算w1;
S12:计算的目标日权值w2,目标日设定为儒略日,具体数值根据影像覆盖区域内植被生长季窗口的中间日期进行设定,w2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xi为目标日,μ为输入的多时相时间序列成像时间的均值(同为儒略日),σ为输入的多时相时间序列成像时间的标准差;
S13:计算的目标像元与云/云阴影距离权值w3,当目标像元本身为云/云阴影,w3=0;当目标像元不为云/云阴影,且与最近邻的云/云阴影像元距离大于设定的阈值距离Dreq,w3=1;当目标像元不为云/云阴影,且与最近邻的云/云阴影像元距离小于阈值距离Dreq,w3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Dreq为阈值距离,Di为目标像元与最近邻云/云阴影像元的距离,Dmin为Di的最小值;
S14:计算的目标像元的不透明度权值w4,像元不透明度小于阈值Omin,w4=1;像元不透明度值大于阈值Omax,w4=0;像元不透明度值在Omin与Omax之间,w4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Oi为像元的大气不透明度值,Omax为不透明度最大值,Omin为不透明度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时相光学遥感数据的无云影像合成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2中,若影像覆盖区域为亚热带或者热带区域,目标日μ设定为[175,185],生长季窗口σ设定为[120,150];若影像覆盖区域为温带或者寒温带区域,μ设定为[210,240],σ设定为[60,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时相光学遥感数据的无云影像合成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3中阈值距离Dreq取值与影像分辨率有关,若输入为中分辨率影像(>10m),Dreq取[20,50];若输入为高分辨率影像(<10m),Dreq取[50,150];Dmin=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时相光学遥感数据的无云影像合成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4中阈值Omax=0.3,Omin=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时相光学遥感数据的无云影像合成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计算W总之前需将所有分项权值分别归一化到[0,1]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时相光学遥感数据的无云影像合成算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合成目标像元的计算方式为:
其中n为输入的多时相影像景数,Vi为第i景输入影像的目标像元值,
W总为Vi的总权值评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583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