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粗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6355.9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1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葛帅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D5/02 | 分类号: | D21D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孚律师事务所 11821 | 代理人: | 任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筛系统(100),包括一个或多个粗筛级(110,120,140)以及尾部筛选级(130),其中,所述尾部筛选级(130)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粗筛级的排渣端相连接。尾部筛选级包括:预浓缩装置(230)、后接于该预浓缩装置的转鼓碎解机(330)以及筛选部。该转鼓碎解机包括:底座(331)、转鼓(334)和驱动装置(333)。筛选部适于从所述转鼓的尾端接收浆料并从中分离出良浆和浆渣。在转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在所述转鼓旋转时向所述转鼓内的浆料施加柔和剪切力的若干碎解部件(33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粗筛系统,用于工业废纸制浆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废纸(主要是OCC和MW)在碎浆之后的大块(未成浆纤维束)通常仍有10%左右(5-15%)。在碎浆过程后采用粗筛级来进一步去除粗大的杂质(主要是诸如塑料、聚苯乙烯泡沫、破片等的轻渣),此时未成浆的纤维束也会被作为浆渣排出系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尾部筛选级采用具有碎解能力的特定设备来破坏大块而避免这些大块被作为浆渣排出,从而保留有价值的纤维。目前,采用带有筛板以及包含碎解元件的盘转子的盘式筛选机。这种起碎解作用的筛选机的不足之处在于,能耗较高,并且大幅降低了杂质的尺寸。这种尺寸上的减小的不利副作用是使得具有高粘性的杂质难于在后续工艺中被去除。
传统的粗筛系统例如包括第一粗筛级、第二粗筛级和尾部筛选级,第一粗筛级的排渣端与第二粗筛级的输入端相连接,而第二粗筛级的排渣端则与具有碎解能力的尾部筛选级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粗筛级和第二粗筛级的排浆端汇合成该粗筛系统的良浆输出。取决于所用原料的情况,不过主要是取决于处理能力,粗筛级连同尾部筛选级可能共有二至四级(在极个别情况下也可以有五级),即,可能有一至四个粗筛级和尾部筛选级,各粗筛级例如前后级联并且它们的排浆端汇合成该粗筛系统的良浆输出。
如果原料是更难于成浆的,例如AOCC,那么在第一和第二粗筛级都会使用盘式筛选机。这进一步造成了高能耗以及进一步降低了杂质的尺寸。除了这些问题之外,实践中还会造成高速的盘转子与筛板之间的严重磨损,这一方面增加了费用开销,另一方面,在盘转子和筛板发生磨损之后,也会造成碎解能力的降低,增加纤维的流失。
因此,希望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节能地连续运行、具有高碎解能力的粗筛系统的技术方案,但却不显著降低杂质的尺寸,碎解能够持续有效地实现且不受磨损影响。
发明内容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粗筛系统加以解决。该粗筛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粗筛级以及尾部筛选级,其中,所述尾部筛选级的输入端与至少一个所述粗筛级的排渣端相连接,其中,尾部筛选级包括:预浓缩装置以及转鼓碎解机,该预浓缩装置的输入端是所述尾部筛选级的输入端,并且适于将来自粗筛级的浆渣输出浓缩至一个预定的工作浓度后作为浆料输出给所述转鼓碎解机;该转鼓碎解机后接于该预浓缩装置,且包括:底座;转鼓,转鼓呈圆筒形或转鼓横截面呈多边形形状,在转鼓的前端具有供料口,来自预浓缩装置的经过浓缩的浆料经过该供料口进入转鼓的内部并逐渐运动到转鼓的尾端;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在底座上,且被设计为适于驱动转鼓绕转鼓的纵向轴线做旋转运动;所述尾部筛选级还包括筛选部,该筛选部适于从转鼓的尾端接收浆料并从中分离出良浆和浆渣,其中,在所述转鼓碎解机的转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在转鼓旋转时向转鼓内的浆料施加柔和剪切力的若干碎解部件。
典型的三级的粗筛系统包括第一粗筛级、第二粗筛级和尾部筛选级,第一粗筛级的排渣端与第二粗筛级的输入端相连接,而第二粗筛级的排渣端则与尾部筛选级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粗筛级和第二粗筛级的排浆端汇合成该粗筛系统的良浆输出。
替代地,粗筛系统中可以只有一个粗筛级,后接尾部筛选级。
替代地,粗筛系统中可以有三个以上的粗筛级和后接的尾部筛选级。容易理解,下游的粗筛级的排浆端可以任选地接到上游的粗筛级的输入端或良浆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安德里茨(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63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