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冷轧机组乳化液异味及油雾排放的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6698.5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5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康健;瞿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9/00 | 分类号: | B21B9/00;B01D47/06;B01D5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洪玲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冷轧 机组 乳化 异味 排放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冷轧机组乳化液异味及油雾排放的设备及方法,包括冷轧机,还包括通过抽风管道与所述冷轧机相连的洗涤装置,洗涤装置设置呈文丘里结构,其内设有若干个用以喷射洗涤水的喷嘴,所述洗涤装置连接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内部为中空设置,缓冲装置依次再连有风机、烟囱,所述洗涤装置与缓冲装置之间还通过循环装置相连通。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油雾不超标的排放,并从根本上避免了轧制油在过滤网上蓄积变质散发恶臭异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轧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控制冷轧机组乳化液异味及油雾排放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钢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会用冷轧机对带钢进行冷轧的生产加工,所谓的冷轧就是将钢铁产品在常温下再结晶温度下,用轧辊碾压的方式将带钢加工成具有一定厚度要求的产品的过程。为了降低生产时的摩擦和能耗,一般采用乳化液喷射到轧辊和带钢上的方式进行生产。所谓乳化液,指的是由1%~3%量的润滑轧制油和余量水组成的化学混合物质,轧制时在轧辊和带材的表面,形成润滑冷却作用。
由于冷轧加工过程生产速度非常高(>1000m/min),带钢和轧辊会显著发热,因此生产中乳化液的用量非常大(通常10m3/min~40m3/min),因此大量乳化液在冷轧设备内飞溅和蒸发,也会产出许多废液,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减少环境污染,满足环保法规对油雾排放的要求,冷轧机会装抽风系统对乳化液气体加以过滤处理。
如图1所示,为了防止乳化液污染环境,生产时冷轧设备1整体安装在封闭的罩体结构2里,在其顶部安装抽风管道3将这些飞溅和蒸发的乳化液等抽吸走,为保障乳化液气体抽吸效果,通常抽吸气体的量也非常大,达到(2~4)×105m3/h。进入抽风管道3的气体中含有大量乳化液滴、水、润滑油、铁粉和脏污,为了减少气体内的油雾含量,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抽风管道3上会安装有专门的过滤装置4过滤这些物质,其内通常会使用2~4层的挡板、金属过滤网或滤布等材料过滤拦截,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一般2~3月),过滤网逐渐会被这些污染物所填充,慢慢减弱了过滤功能,部分润滑油及脏污会被后面的风机5抽吸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了油雾的排放污染。此外,过滤装置4内的这些润滑油、乳化液等污染物,在长期的热湿条件中滋生了大量细菌繁殖,产生了极度令人不适的“乳化液异味恶臭”,随着烟囱6飘散到周围的环境内,造成了异味的环境污染问题。
针对上述的这些异味、恶臭及油雾的排放,国家环保部门均有严格的法律法规进行限定,通常对冷轧机组而言,最新的要求乳化液气体排放烟囱口的油雾排放浓度需低于20mg/m3,而乳化液气体异味需低于臭气浓度1000。通常轧机在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由于过滤能力的变化,较难持续满足标准,因此对于冷轧生产来说,必须经常停机清洗这些过滤设备,这也造成了大量的产能损失。
基于上述情况,在本领域内相关的设备及工艺生产技术现有的专利申请中,主要聚集在如下的一些方面:
专利申请号201810372720.9(一种油雾除尘装置)提出一种有效的油雾处理技术,采用了三级处理油雾,将过滤网和离心分离组合的方式,将油雾进行高效去除,此种方法整体系统非常复杂,虽可有效控制油雾排放,但依旧难以避免过滤网上堆积物变质所产生恶臭的问题,因此也难以在冷轧机组上进行推广。
专利申请号201510362874.6(一种冷轧乳化液异味气体净化装置和方法)提出了另一种有效除雾和减少异味的装置和方法,核心是将含有油雾的乳化液气体首先送入过滤式及离心式除雾装置去除油雾,然后再将初步净化后的气体通入活性炭层进行吸附,其后通过化学处理液进行洗涤,最后排出的气体油雾及异味恶臭均不会超标,此种技术虽然有效避免冷轧油雾和异味恶臭的排放问题,但整体过程非常复杂,运用离心、过滤和化学的多种技术组合,且长期使用中例如活性炭等过滤介质需要更换,产生的使用成本也难以降低,阻碍了技术的客推广性和经济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66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