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装置、控制方法及机房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7213.4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南南;张春风;蔡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41;F24F11/72;F24F11/79;F24F11/89;F24F13/28;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任嘉文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装置 控制 方法 机房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控制方法及机房,以解决冬季运行换热器容易因冰块累积而损坏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第一风控模块,用于控制第一换热通道内气流的流通;第一风控模块包括进风阀、出风阀、切换风阀、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以及与第一换热通道对接的对接口;其中,进风阀关闭、出风阀开启、切换风阀开启时,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用于将第一换热通道内的气流由出风阀排出;进风阀开启、出风阀关闭、切换风阀关闭时,第二风机用于将气流由进风阀引入第一换热通道内。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能够实现气流在第一换热通道内的正向流通和逆向流通,避免冰块在换热器中累积而破坏换热器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控制方法及机房。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数据中心机房的负荷越来越重,其散热性能也变得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机房进行散热时的能耗,有些采用间接式换热器进行散热,即外界冷空气与机房中的热空气通过换热器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机房的温度的目的。
但是,当外界空气温度低于0℃时,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中可能会出现冷凝水结冰的情况,并且冰块会产生累积现象,导致换热器堵塞甚至破损,从而严重影响了机房的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解决换热器结冰问题的机房散热装置、控制方法及机房。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包括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其还包括:
第一风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内气流的流通;
所述第一风控模块包括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进风阀、出风阀以及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对接的对接口;
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进风阀关闭、所述出风阀开启、所述切换风阀开启,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运作,以将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内的气流由所述出风阀排出;或者,控制所述进风阀开启、所述出风阀关闭、所述切换风阀关闭,所述第二风机运作,以用于将气流由所述进风阀引入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内。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风口的位置;
所述对接口与所述第一风口对接。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壳体内具有隔板;
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将所述壳体内的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所述出风阀位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进风阀和所述切换风阀位于所述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并列安装于所述隔板,且均朝向所述出风阀设置。
作为示例,所述壳体构造为筒状结构;
所述出风阀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其另一端形成所述对接口。
作为示例,所述进风阀位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
作为示例,所述切换风阀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
作为示例,所述第一风机具有两个,且并列设置。
作为示例,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或管式换热器。
作为示例,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
第二风控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换热通道内气流的流通;
所述第二风控模块包括第二壳体和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三风机;
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一端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维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7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