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及苗的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7992.8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袁双;陈道军;程均军;李灿;张云;曹明钦;帅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7/06;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5610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及 驯化 方法 | ||
1.一种白及苗的驯化方法,采用温室大棚培育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温室大棚的构建:
(1)环境条件:①土壤条件:符合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②大气条件:符合GB 3095-2012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③水质条件:符合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2)大棚设计:联栋大棚总高度5.3m,主体立柱高3.5m,立柱行间距为4m×8m,1栋大棚根据地势由6~10拱组成,单拱跨度8m;外部采用UV2792AD型PEP利得膜棚膜,根据棚内运行参数的需要,通过电动卷膜机控制顶部和四周的棚膜开关;通过铝箔遮阳网调节大棚的光照和温度;采用一体化水肥管理系统,通过滴灌系统和喷灌系统给水,全天候提供适合于白及苗生长的生存环境,保证其在稳定的环境下快速生长;
(3)大棚运行参数:控制大棚内湿度为60%~70%,苗床相对持水量为60%~70%,温度为5~20℃,光照强度为4000~4500lx微遮荫环境;
B苗床准备:
(1)翻耕:深翻土地20~25cm,捡去碎石、宿根杂物,耙细土块;
(2)起厢:按宽1.0~1.2m起厢,厢长根据棚内地势情况而定,厢高15~20cm,厢沟宽30~40cm;
C撒种:
(1)时间:11~12月;
(2)材料与方法:取6个月以上的白及直播苗倒苗状态下的块根,按350~400株/m2的密度均匀地撒在苗床上,最后再覆盖1~2cm厚的腐殖土,最后苗床上方再放滴灌带;
D田间管理:
(1)给水:撒种后视苗床水分含量情况决定浇水次数,以滴灌补水为主,辅以喷灌浇水,保持苗床相对持水量为60%~70%;
(2)除草:见草即除,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采用人工除草,除草时,左手先按住白及苗基部,右手再拔除杂草;
(3)追肥:3月中下旬,连续1周以上,日平均温度大于10℃、80%以上幼苗萌发新芽时开始追肥,用磷酸二氢钾200g/667m2兑水48kg后均匀喷雾,此后每15天同样剂量追肥一次;
(4)病虫害综合防治:在育苗前的准备工作中,起好厢后厢面处理,用4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预防地下害虫,用70%噁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预防土传病害,两者混配喷雾于厢面上,最后封棚闷7天;在驯化壮苗期病害主要有叶斑病,采用物理防治和/或化学防治,其中物理防治:人工拔除病株,并在感病之处撒石灰粉;化学防治:在感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或45%咪鲜胺水乳剂2000~3000倍液喷雾2~3次,两种药剂交替使用;虫害主要有菜青虫、斜纹夜蛾,采用物理防治和/或化学防治,其中物理防治:人工寻找幼虫并捕杀;化学防治:当害虫量达0.5头/m2以上时,喷药杀虫,用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1500~2000倍液喷雾或7.5%高氯·啶虫脒微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2~3次,两种药剂交替使用;
E起苗:驯化培育6个月后,苗高12cm以上,块根直径15~20mm,叶片数4~5片,徒手将驯化苗连根拔起即可,起苗后,当天移栽不完或待运输的苗集中保存于通风、荫凉处,防止萎焉;运输时,用竹背篼或竹筐装苗,竖立放置,根系朝下,保湿,勿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799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丹参优质种苗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韭菜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