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快速密度峰值聚类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8135.X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8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亮;陈叶旺;杨丽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10/76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李艾华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快速 密度 峰值 进行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快速密度峰值聚类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包括:读取人脸图像;计算所有数据点pi的密度;计算所有非密度峰值点的δ值;找出所有局部密度峰值点;快速寻找局部密度峰值点的父结点;找出剩余局部密度峰值点的父节点并计算δ值;由用户输入待聚类的个数M,计算除根结点(proot)外所有数据点的ρi与δi的乘积记为γi,并对γi进行排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选取前M个数据点作为待聚类的中心;把其它所有非聚类中心点pj的类别初始化为‑1,再按照层次划分将其划归到与其聚类中心点相同类别;输出聚类结果cl(p)。本发明具有准确度高,能够快速识别复杂数据的优点,提高了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快速密度峰值聚类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脸识别成为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人脸识别技术作为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它结合了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模式识别等多个研究领域。聚类方法是人脸识别技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人脸图像数据通常复杂分布,常用的聚类方法无法很好地识别出复杂的不规则形状分类。如何将准确、健壮、高效的聚类方法应用到人脸识别中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采用快速密度峰值聚类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具有准确度高、能识别分布无序、非球形等复杂数据的优点,可实现在大规模人脸库中进行快速人脸识别。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用快速密度峰值聚类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包括:
步骤1、读取人脸图像:
读取的人脸图像是大小为M×N的灰度图像,用每个像素作为一个特征点,读入W张人脸图像得到图像特征矩阵Ai(M×N),其中i=1,2,...,W;将图像特征矩阵Ai(M×N)转换为特征向量fi(1×MN),其中fi(1:N)=Ai(1,(1:N)),fi((N+1):2N)=Ai(2,(1:N)),依此类推,对特征向量fi的每个维度进行0-1归一化,即其中t=1,2,L,MN,然后更新特征向量fi;
步骤2、计算所有数据点pi的密度:
用特征向量集f作为待聚类数据集P输入,其数据点的数目记为S,待聚类数据集P中第i个数据点记为pi,其中i=1,2,...,W;使用覆盖树(cover tree)中的K近邻算法对每个数据点pi进行扫描,将待聚类数据集P中离pi最近的K个人脸特征向量点加入到pi的近邻集合NEIi中,并在NEIi中找出离pi最远的数据点,二者之间距离记为di,(K)=max{dij|pj∈NEIi};
其中,数据点pi的K-密度值表示为:
给定数据点pi,在整个数据集中与其距离最近但密度比其高的数据点为pj,即其中W为数据点总个数,称pj为pi的父结点,并记δi=di,j;
步骤3、计算所有非密度峰值点的δ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侨大学,未经华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81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本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发呆识别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