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印染添加剂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09122.4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0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思恒;刘晓芸;姚庆才;陈小利;邓斐;刘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丝科院轻纺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L4/13 | 分类号: | D06L4/13;D06L4/15;D06P5/04;D06P5/06;D06P5/08;D06P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印染 添加剂 去浮色 漂白 除杂 净洗 去油 退浆 助溶 螯合 精练 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印染添加剂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功能印染添加剂中间体具有优良的助溶、净洗、渗透、分散、螯合等多种性能,同时融合高效除杂、去油、去浮色、去(水)硬度、精练、退浆、漂白等多种功能,具有优异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的染整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印染添加剂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纺织品的前处理和印染后处理主要包括坯布的煮练、漂白、退浆等和染色织物的皂洗去浮色等工序,这些加工工序均包含除杂的作用,如去除棉织物上的木质素、棉蜡、棉籽壳、织造上浆、色素、未固着的染料等。
而为了达到加工目的,在上述各种工序中往往需添加不同功能的助剂,如渗透剂、净洗剂、精练剂、螯合分散剂、退浆剂、皂洗剂等,但是不同助剂之间会相互影响,造成助剂的作用效果下降,达不到相应的除杂效果。并且,现有的助剂功能性单一,使用过程中必须与其它类型助剂相互配合使用,从而造成生产过程操作复杂。更重要的是,现有的功能性助剂使用效果并不理想,所以造成各生产工序并不能达到除杂的效果。
因此,提供一种多功能印染添加剂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印染添加剂中间体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多功能印染添加剂中间体具有优良的助溶、净洗、渗透、分散、螯合等多种性能,同时融合高效除杂、去油、去浮色、去(水)硬度、精练、退浆、漂白等多种功能,具有优异的使用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印染添加剂中间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20~40份的水、0.1~2份的螯合组分、1~15份的渗透组分、5~25份的分散及乳化组分、5~20份的净洗组分、10~20份的酯类组分和5~15份的有机溶剂组分。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各个组分相互配合形成多功能印染添加剂中间体,具有优异的稳定性,且原料选择性高,更重要的是具有优良的助溶、净洗、渗透、分散、螯合等多种性能,融合高效除杂、去油、去浮色、去(水)硬度、精练、退浆、漂白等多种功能。
优选的,所述水包括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螯合组分包括柠檬酸、柠檬酸钠或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加入的螯合组分可以减少印染水中钙镁铁等物质的含量,防止出现染色不匀,漂白效果不佳等问题。
优选的,所述渗透组分包括仲烷基磺酸钠、快速渗透剂T或烷基糖苷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加入的渗透组分能降低纤维表面张力、溶胀纤维、增加渗透性,使得助剂染料能更好的深入纤维内部。
优选的,所述分散及乳化组分包括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牛脂胺聚氧乙烯醚、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或烷基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加入的分散及乳化组分可以帮助织物退浆及除油,将从织物上除去的油脂和浆料分离在液相中,易被洗除。
优选的,所述净洗组分包括脂肪醇醚硫酸钠、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上述优选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加入的净洗组分具有精练和皂洗作用,能使得织物表面附着的水解染料及油脂腊质等杂质被洗涤下来,增加织物的洁净度及色牢度。
优选的,所述酯类组分包括甘油聚氧乙烯醚三油酸酯、苯甲酸苄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或一缩二乙二醇苯甲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丝科院轻纺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丝科院轻纺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9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