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荷电超声波雾化液滴的颗粒凝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9615.8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9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谭厚章;刘鹤欣;杨富鑫;李正鸿;冯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1/02 | 分类号: | B01D51/02;B03C3/017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等离子体 超声波 雾化 颗粒 凝聚 装置 | ||
1.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荷电超声波雾化液滴的颗粒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的进口渐扩段(1),雾化荷电段(2)和湍流凝聚段(3);
所述的雾化荷电段(2)包括雾化荷电管(21);雾化荷电管(21)包括设置超声波雾化滴液进口的中间联管(211)和连通设置在中间联管(211)两侧的多个分支管;分支管包括插接在中间联管(211)的荷电壳体(219)、荷电壳体(219)连接端设置的通流堵头(212)、自由端设置的固定端盖(217);荷电壳体(219)上方沿烟气流向设置多个荷电液滴喷口(213),荷电壳体(219)内同轴设置有阻挡介质(214),阻挡介质(2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通流堵头(212)和固定端盖(217)上,阻挡介质(214)内设置有经固定端盖(217)插入的高压电极(215);荷电壳体(219)与地线连接,形成放电高压回路;阻挡介质(214)与荷电壳体(219)之间具有可供雾化液滴流通的间隙;
所述的湍流凝聚段(3)包括壳体和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产涡元件(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荷电超声波雾化液滴的颗粒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荷电壳体(219)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地线的接地线孔(216),固定端盖(217)上设置高压线孔(218)用于高压电极(215)的导线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荷电超声波雾化液滴的颗粒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支管对称设置在中间联管(211)两侧;中间联管(211)以及各分支管分别与水平面呈5~15°的倾斜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荷电超声波雾化液滴的颗粒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荷电的雾化液滴粒径为1~10μm;所述各分支管内雾化量为0.05~1kg/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荷电超声波雾化液滴的颗粒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流堵头(212)和固定端盖(217)均由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石英和陶瓷中的一种绝缘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荷电超声波雾化液滴的颗粒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介质(214)采用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石英或陶瓷制成绝缘圆管,其管壁厚度为5~15mm;所述的高压电极(215)采用不锈钢或铜制成的金属圆棒,其直径为5~10mm,施加电压为5~20kV交流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荷电超声波雾化液滴的颗粒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挡介质(214)与荷电壳体(219)之间供雾化液滴流通的间隙沿径向尺寸为5~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荷电超声波雾化液滴的颗粒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涡元件(31 )呈交错阵列设置;其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半圆或T形,三角形的一个角朝下设置、半圆的弧面向下或T形的竖直端向下设置,其沿烟气流向的背风面贴附有聚四氟乙烯薄膜。
9.一种低温等离子体荷电超声波雾化液滴的颗粒凝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布置的进口渐扩段(1),雾化荷电段(2)和湍流凝聚段(3);
所述的雾化荷电段(2)包括雾化荷电管(21);雾化荷电管(21)包括设置超声波雾化滴液进口的中间联管(211)和连通设置在中间联管(211)两侧的多个分支管;分支管包括插接在中间联管(211)的荷电壳体(219)、荷电壳体(219)连接端设置的通流堵头(212)、自由端设置的固定端盖(217);荷电壳体(219)上方沿烟气流向设置多个荷电液滴喷口(213),荷电壳体(219)内同轴设置有阻挡介质(214),阻挡介质(2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通流堵头(212)和固定端盖(217)上,阻挡介质(214)内设置有经固定端盖(217)插入的高压电极(215);
所述的阻挡介质(214)上套设有网状电极(220),阻挡介质(214)与网状电极(220)之间具有可供雾化液滴流通的空气间隙;网状电极(220)与地线连接,形成放电高压回路;
所述的湍流凝聚段(3)包括壳体和固定设置在壳体内的产涡元件(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96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