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09928.3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84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何俊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2B3/04 | 分类号: | A42B3/04;A42B3/28;A42B3/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于雅洁 |
地址: | 1001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建筑 施工 保护装置 | ||
1.一种便于安装的建筑施工用保护装置,其结构包括头部舒适定位施工保护装置(1)、衔接固定块(2)、通气孔(3)、固定减震块(4)、衔接帽檐(5)、定位束紧带(6)、固定卡扣(7)、转动旋钮(8)、联动转杆(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部舒适定位施工保护装置(1)设于衔接固定块(2)下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通气孔(3)设于头部舒适定位施工保护装置(1)正端面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固定减震块(4)设于头部舒适定位施工保护装置(1)正端面并且通过粘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头部舒适定位施工保护装置(1)设于衔接帽檐(5)上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束紧带(6)设于头部舒适定位施工保护装置(1)内部并且通过活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束紧带(6)贯穿于固定卡扣(7)中心,所述转动旋钮(8)设于联动转杆(9)右端并且通过联动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头部舒适定位施工保护装置(1)包括固定保护机构(11)、头部定位机构(12)、舒适定位驱动机构(13)、头顶吸汗机构(14)、缓冲支撑机构(15)、自动换气机构(16)、气体输送机构(17),所述头部定位机构(12)设于固定保护机构(11)内部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头部定位机构(12)设于舒适定位驱动机构(13)右端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头顶吸汗机构(14)设于缓冲支撑机构(15)下端并且通过粘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头顶吸汗机构(14)设于自动换气机构(16)下端并且通过密封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自动换气机构(16)设于气体输送机构(17)左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固定保护机构(11)包括充气开关(1101)、抽气开关(1102)、安装连接块(1103)、装置外壳(1104),所述充气开关(1101)设于、抽气开关(1102)正下方,所述、抽气开关(1102)设于装置外壳(1104)左端并且通过嵌入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充气开关(1101)设于装置外壳(1104)左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连接块(1103)设于装置外壳(1104)内部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头部定位机构(12)包括散热通孔(1201)、头部伸入槽(1202)、头部初步定位带(1203)、定位带衔接板(1204)、连接架(1205)、充气通道(1206)、柔性充气定位圈(1207),所述散热通孔(1201)设于头部初步定位带(1203)正端面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头部伸入槽(1202)设于头部初步定位带(1203)内部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定位带衔接板(1204)设于头部初步定位带(1203)左端并且通过粘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定位带衔接板(1204)设于连接架(1205)下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充气通道(1206)设于柔性充气定位圈(1207)左端并且通过密封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柔性充气定位圈(1207)设于头部初步定位带(1203)内部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充气通道(1206)设于舒适定位驱动机构(13)右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舒适定位驱动机构(13)包括舒适定位驱动机构外壳(1301)、连接电缆(1302)、微型充气筒(1303)、衔接管道(1304)、管道定位圈(1305)、微型气泵(1306)、输出气管(1307)、定位安装贴板(1308)、气管密封环(1309)、终端处理器(1310),所述终端处理器(1310)设于舒适定位驱动机构外壳(1301)内部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终端处理器(1310)通过连接电缆(1302)与微型充气筒(1303)采用电连接,所述微型充气筒(1303)设于衔接管道(1304)上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衔接管道(1304)与管道定位圈(1305)位于同一轴心并且通过密封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管道定位圈(1305)设于微型气泵(1306)上端并且通过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输出气管(1307)设于微型充气筒(1303)右端并且通过粘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微型充气筒(1303)设于气管密封环(1309)左端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气管密封环(1309)与输出气管(1307)位于同一轴心并且通过密封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输出气管(1307)设于定位安装贴板(1308)左端并且通过嵌入安装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头顶吸汗机构(14)包括纱布定位块(1401)、吸汗透气纱布(1402)、湿度传感器(1403)、抽气管道(1404),所述纱布定位块(1401)设于吸汗透气纱布(1402)右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1403)设于吸汗透气纱布(1402)内部并且通过粘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吸汗透气纱布(1402)设于抽气管道(1404)下端并且通过密封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吸汗透气纱布(1402)设于缓冲支撑机构(15)下端并且通过粘合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缓冲支撑机构(15)包括缓冲固定块(1501)、缓冲支撑保护架(1502),所述缓冲固定块(1501)设于缓冲支撑保护架(1502)左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自动换气机构(16)包括自动换气机构外壳(1601)、机械转盘(1602)、马达控制器(1603)、驱动马达(1604)、输出转轴(1605)、减速环(1606)、铰链活动杆(1607)、定位移动块(1608)、气体通道(1609)、活塞杆(1610)、活塞块(1611)、气体进口(1612)、活塞框架(1613),所述机械转盘(1602)与输出转轴(1605)位于同一轴心,所述马达控制器(1603)与驱动马达(1604)采用电连接,所述驱动马达(1604)设于自动换气机构外壳(1601)内部并且通过焊接的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速环(1606)与输出转轴(1605)位于同一轴心,所述铰链活动杆(1607)一端与机械转盘(1602)通过铰链活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铰链活动杆(1607)另一端与定位移动块(1608)通过铰链活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气体通道(1609)设于活塞框架(1613)内部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气体进口(1612)设于活塞框架(1613)内部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活塞块(1611)设于活塞杆(1610)右端并且通过联动的方式相连接,所述自动换气机构外壳(1601)设于气体输送机构(17)左端并且通过密封安装的方式相连接;
所述气体输送机构(17)包括密封套(1701)、气体输送管道(1702)、换气喷头(1703),所述密封套(1701)与气体输送管道(1702)位于同一轴心并且通过粘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换气喷头(1703)设于气体输送管道(1702)右端并且通过固定安装的方式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0992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安全警示安全帽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力作业的智能安全头盔及辅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