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状绳系卫星释放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0412.0 | 申请日: | 2019-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00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余本嵩;金栋平;文浩;代朋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状 卫星 释放 动力学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带状绳系卫星释放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涉及航天器控制领域,能够准确描述空间带状系绳在释放过程中复杂的构型变化,并有效地揭示具有不同弯曲刚度的带状系绳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准确反映带状系绳在释放过程中的构型变化。本发明包括:将空间带状系绳均匀离散为若干个刚体单元,建立单个刚体单元的动力学方程、刚体单元间的约束方程,其中,根据释放阶段系绳释放出长度的不断变化,将刚体单元间的约束方程分为三类,分别为:主星中未释放出的单元间的约束、正在释放的刚体单元与上一个单元间的约束、已经释放出的单元间的约束,再根据释放过程中刚体单元间的约束方程,最终推导得到带状绳系卫星系统释放过程的动力学方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器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了带状绳系卫星释放动力 学模型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空间带状绳系卫星不同于传统的绳系卫星系统,其是由宽度远大 于厚度且具有一定弯矩和扭矩、起连接作用的带状金属绳及在轨航天 器和末端载荷三者构成。带状绳系卫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空间生存率, 同时,在空间探测、卫星机动、太空垃圾清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该系统模型的复杂性,Masakazu等研究了考虑弯 曲和扭转的带状系绳的动力学特性,并利用数值计算研究了带状系绳 的非线性行为。Sanmartín等研究了带状电动力系绳和普通系绳在收 集电荷方面的差异,研究表明在系绳达到相同电流情况下,需要的带 状系绳长度比普通系绳长度短,即相同条件下,带状系绳离轨任务时 间更短。Kunugi等提出了一种利用智能薄膜传感器对绳带弯曲和扭转 振动类型进行区分的方法,对其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多体动力 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带状系绳的运动方程,研究了绳带弯曲 和扭转振动的动力学行为。Yu等研究了带状绳系卫星系统的刚柔耦合 建模与动力学响应问题,采用刚性单元将带状系绳离散为以等效线性 弹簧和阻尼器作为相邻刚性单元连接点的刚体系统,并研究了环境摄 动对带状电动力绳系卫星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
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讨论可以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科研人员已 关注到带状绳系卫星系统的重要性,但对该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尚不成 熟,无法真正揭示系统的动力学现象。特别地,对空间带状系绳释放 过程的构型变化更是无法准确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带状绳系卫星释放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能够准确 描述空间带状系绳在释放过程中复杂的构型变化,并有效地揭示具有 不同弯曲刚度的带状系绳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准确反映带状系 绳在释放过程中的构型变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带状绳系卫星释放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适用于带状绳系卫星系 统。带状绳系卫星系统包括:空间带状系绳、系绳所连接的在轨航天 器,即主星M、在轨航天器的末端载荷,即子星S。
固结于地球质心O的惯性坐标系O-XYZ,其X轴指向升交点,Z轴 垂直于在轨航天器的轨道平面;以主星M的质心o为原点的轨道坐标 系o-xyz,其x轴指向在轨航天器运动的反方向,y轴由地球质心O指向 主星的质心o;固结于在轨航天器、末端载荷及系绳刚体单元质心的 以3个主平面法线方向作为其方向的主轴坐标系oi-xiyizi,i为正整数。
带状绳系卫星释放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包括:
S1、将空间带状系绳均匀离散为n个刚体单元Ci(i=1,2,...,n),同时 将刚体单元的质量标记为mi(i=1,2,...,n),在轨航天器M和末端载荷S 分别记为刚体单元C0和刚体单元Cn+1。
由于带状绳系卫星系统中系绳的形状是扁平状的,其系绳宽度远 大于厚度,故设系绳长度为L,宽度为dw,厚度为dt(dw>>d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04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