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0587.1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43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涛;金昌洲;梁玉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前程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35 | 分类号: | F21K9/235;F21K9/238;F21V19/00;F21V2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1 | 代理人: | 郑文涛 |
地址: | 314419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llc 串联 谐振 电路 led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包括LLC串联谐振电路板、灯体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透明材料,壳体内部为空腔且上端开口,上述LLC串联谐振电路板位于壳体端口处且在两者之间具有能将LLC串联谐振电路板定位在壳体上的定位结构,上述灯体位于壳体内,所述灯体与LLC串联谐振电路板之间具有隔离结构,上述LLC串联谐振电路板用于与电源电连接。本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
背景技术
采用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损耗小且高效率。现有的LED灯中LLC串联谐振电路板直接通过紧固件连接在LED灯的壳体内。可以看出,一旦紧固件失效就会导致电路板脱落,因此,其稳定性比较差。
而且,由于壳体内部尺寸空间小,采用坚固件连接其操作难度比较大,装配显得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稳定性高的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包括LLC串联谐振电路板、灯体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透明材料,壳体内部为空腔且上端开口,上述LLC串联谐振电路板位于壳体端口处且在两者之间具有能将LLC串联谐振电路板定位在壳体上的定位结构,上述灯体位于壳体内,所述灯体与LLC串联谐振电路板之间具有隔离结构,上述LLC串联谐振电路板用于与电源电连接,上述灯体通过导线与LLC串联谐振电路板电连接。
本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创造性的通过定位结构将LLC串联谐振电路板稳定的定位在壳体上,通过隔离结构将LLC串联谐振电路板与灯体稳定隔离,有效的提高了整个LED灯的稳定性。
LLC串联谐振电路板通电后,由于灯体与LLC串联谐振电路板相连接,最终能使LED灯高效率作业。
在上述的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中,所述壳体呈圆筒状,所述定位结构包括呈圆盘状的端盖,上述端盖扣合在壳体端口处。
在上述的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中,所述端盖包括呈圆盘状的盘体,所述盘体中心处具有凸出的连接部,上述连接部与壳体内部相匹配且连接部紧配合连接在壳体端口处。
由于连接部与壳体内部相匹配,因此,通过连接部能将端盖稳定的与壳体连接。当然,盘体抵靠在壳体端口处,避免端盖缩入壳体内。
在上述的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中,所述连接部处具有环形凹入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具有垫圈,上述垫圈被紧压在壳体与连接部之间。
垫圈为柔性的橡胶材料,垫圈稳定的定位在定位槽处,由于垫圈被紧压在壳体与连接部之间,因此,在垫圈的作用下能使端盖与壳体稳定的紧配合连接。
在上述的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中,所述连接部下端处具有凹入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处连接有柔性的接触柱且接触柱伸出连接部下端。
在上述的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中,所述接触柱为橡胶材料。
在上述的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中,所述接触柱为硅胶材料。
柔性的接触柱抵靠在LLC串联谐振电路板上,这样不仅能将LLC串联谐振电路板稳定定位,而且还能避免LLC串联谐振电路板受到损伤。
在上述的具有LLC串联谐振电路的LED灯中,所述隔离结构包括呈板状的板体一、板体二和板体三,上述板体一抵靠在LLC串联谐振电路板上,上述板体三抵靠在灯体上,上述板体二被紧压在板体一和板体三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前程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前程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0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