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格构式钢板桩墙及基坑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1327.6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4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旷启德;王维成;张钦使;刘卫北;李孝敏;李宝柱;周铖;王晋荣;温恒斌;徐兆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04;E02D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桩墙 减小 基坑施工 支撑构件 构式 地面沉降 基坑 背面设置 分段施工 施工步骤 围护结构 变形的 内支撑 腹板 墙体 变形 灵活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格构式钢板桩墙,在各第二U型钢板桩的腹板背面设置了支撑构件,使得墙体的厚度明显加大,有效提高了钢板桩墙的刚度,减小施工后在土方的压力下所产生的变形;同时提供了基坑施工方法,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更加方便灵活,且支撑构件的加设,减小基坑两侧的钢板桩墙变形的同时有效减小了钢板桩墙背面的地面沉降,从而使各内支撑之间的间距得以增大,减少了施工步骤,此发明用于围护结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围护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格构式钢板桩墙及基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板桩支护就是将钢板桩用打桩机压入地基,使其互相连接成钢板桩墙,用来挡土和挡水。常用的钢板桩的断面型式有U形、Z形及直腹板式。钢板桩适用于柔软地基及地下水位较高的深基坑支护,加上内支撑或外拉锚,支护深度可达15m,且其具有施工简便、止水性能好、可重复利用等优点。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钢板桩墙的厚度小、刚度小、变形大,被打入地基的钢板桩墙的地面沉降较大,且其各内支撑的竖向间距小,对实际施工的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钢板桩墙的刚度、减小钢板桩墙背面的地面沉降的组合格构式钢板桩墙及基坑施工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格构式钢板桩墙,包括若干交替连接的第一U型钢板桩和第二U型钢板桩,所述第一U型钢板桩与第二U型钢板桩均包括一腹板、两分别固定在腹板两端的翼缘板,各所述第二U型钢板桩的腹板背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构件。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构件为T型构件,所述T型构件包括一腹板及两垂直固定在腹板同一端两侧的翼缘板,所述T型构件的腹板与第二U型钢板桩的腹板相互垂直,所述T型构件的腹板的另一端与第二U型钢板桩的腹板背面以榫卯的方式相连。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第二U型钢板桩的腹板背面固定有至少一个榫凸,各所述T型构件的腹板端部固定一与榫凸相接合的榫眼,各所述榫眼的底部带有开口。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第二U型钢板桩的腹板背面固定一榫凸,所述榫凸位于腹板背面的中部。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榫凸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榫眼的横截面为非封闭的椭圆环形,所述椭圆环形的开口宽度小于椭圆形的长轴长度。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U型钢板桩和第二U型钢板桩的两侧翼缘板的端部分别设有锁口,各所述锁口的开口向外朝腹板方向弯折。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U型钢板桩与第二U型钢板桩的开口相对,各所述第一U型钢板桩的两侧翼缘板的锁口分别与两第二U型钢板桩相扣合。
一种组合格构式钢板桩墙的基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S2:测量放线,依照图纸进行测量,并放线确定钢板桩墙的施打位置;S3:钢板桩沉桩,分段架设导向架,再依次施打第一U型钢板桩、第二U型钢板桩,完成一段后,拆除导向架并插设T型构件;S4:重复步骤S3的过程至完成钢板桩墙的施打;S5:开挖土方至第一道内支撑底部接触的位置,安装第一道内支撑;S6:重复步骤S5,安装第二道内支撑及以下各道内支撑至开挖到基底,形成基坑。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S3和S4中,插设所述T型构件时,各所述T型构件上的榫眼和第二U钢板桩上榫凸对应锁扣贴合。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S3中,首根进行施打的第一U型钢板桩的沉桩位置采用经纬仪进行准确定位。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步骤S5和步骤S6中,安装各道内支撑前先在两侧的钢板桩墙上分别装设一道型钢围檩,同侧的各道所述型钢围檩之间的间距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13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