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谐波减速器波发生器外轮廓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1631.0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75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妍;吕渌渊;杨超凡;唐文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波 减速器 发生器 外轮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谐波减速器波发生器外轮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波发生器外轮廓形状对柔轮变形的影响,在三维软件中,绘制位于笛卡尔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的圆锥弧线;所述圆锥弧线根据现有椭圆式波发生器的长轴尺寸、短轴尺寸以及椭圆形状确定;将所述圆锥弧线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以及曲线饱满值RHO设置为参数;
(2)在三维软件中,将第二象限内的圆锥弧线以y轴为对称线对称;进而将第一、二象限内的圆锥弧线以x轴为对称轴对称;获得以圆锥弧线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以及曲线饱满值RHO为参数的波发生器外轮廓;
(3)在三维软件中,以波发生器外轮廓为基础,通过拉伸命令绘制出以圆锥弧线与x轴的交点的坐标以及曲线饱满值RHO为参数的参数化波发生器模型;
(4)根据现有柔轮和刚轮图纸,在三维软件中,绘制柔轮模型和刚轮模型;建立包含参数化波发生器模型、柔轮模型与刚轮模型的啮合装配模型;装配时要求波发生器长轴、柔轮任一齿厚的中心线以及刚轮任一齿槽的中心线位于平面Oxz内;波发生器端面法向方向的中面、柔轮齿宽中面以及刚轮齿宽中面位于平面Oyz内;波发生器短轴、柔轮平行于平面Oxy的齿厚中心线以及刚轮平行于平面Oxy的齿厚中心线都位于平面Oxy内;
(5)在有限元软件中,以啮合装配模型为研究对象进行前处理设置;随后将柔轮模型的最大等效应力设置为优化目标,将波发生器短轴尺寸以及外轮廓曲线饱满值设置为自变量,进行优化计算,获得波发生器外轮廓的最优参数,进而获得最优波发生器外轮廓;
(6)将最优波发生器外轮廓打断并提取节点坐标,以多项式函数为目标函数对节点坐标进行曲线拟合,获得最优波发生器外轮廓的函数式;所述多项式函数的形式如下式(Ⅰ):
F(x)=an·xn+an-1·xn-1+…+a2·x2+a1·x+a0………(Ⅰ)
其中x为目标函数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横坐标;a0~an为所求系数;F(x)为所求最优波发生器外轮廓的函数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器波发生器外轮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第二象限内的圆锥弧线是通过A、B两起点的坐标、A、B两起点的切线以及曲线饱满值RHO确定;所述圆锥弧线的起点A位于x轴上且使用椭圆式波发生器的短轴尺寸定义;所述圆锥弧线的起点B位于y轴上且使用椭圆式波发生器的长轴尺寸定义;所述圆锥弧线的起点A处切线垂直于x轴;所述圆锥弧线的起点B处切线垂直于y轴;所述圆锥弧线的曲线饱满值RHO选取与椭圆式波发生器的形状相近的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器波发生器外轮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所述的优化计算的方法,为采取响应面优化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谐波减速器波发生器外轮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面优化方法中,实验设计类型选择“定制+样本”;所述“定制+样本”实验设计类型允许设计者自行确定自变量的样本数量及样本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波减速器波发生器外轮廓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多项式函数根据波发生器迫使柔轮产生可控变形的变形量,对式(Ⅰ)有如下约束:
F(0)=Rr+ξ
其中Rr为柔轮变形前内孔半径;ξ为柔轮变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163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