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2044.3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37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秀一朗;依田智裕;麻本克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01 | 分类号: | B41J2/01;B41J11/00;B41J29/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苏萌萌;姜克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产生了干燥褶皱的介质与记录头的接触的记录装置。记录装置具备:滑架,其具有向介质喷出液体的记录头,并且能够在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移动;抽吸压印板,其与所述记录头对置,并且对所述介质进行抽吸;输送机构,其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抽吸压印板的上游侧,并且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而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干燥部,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记录头的下游侧;介质抽吸机构,其对被送至所述干燥部的所述介质进行抽吸;控制部,其对所述输送机构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于所述干燥部与所述抽吸压印板之间使所述介质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弯曲部的控制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介质上实施记录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作为记录装置之一的喷墨打印机中,存在有具备对作为介质之一的卷筒纸进行输送的纸张输送装置的打印机。在喷墨打印机中,在例如于卷筒纸上实施印刷比率(占空比)较高的记录的情况下,会有大量的油墨粒朝向卷筒纸被喷出。在附着有大量的油墨粒的卷筒纸上,有时会产生吸收大量的油墨而膨胀成波状的、所谓的起皱。
为了解决产生起皱的这类不良情况,而具有一种在与记录头对置的压印板上设置肋材的记录装置(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打印机中,被构成为,能够在肋材间减轻起皱的同时,通过被设置在肋材间的抽吸孔而将在介质上产生的起皱可靠地抽吸到肋材与其形成面上。
但是,在喷墨打印机之中,还存在有在介质的输送方向上于记录头的下游侧具备使被执行了记录的介质干燥的干燥部的打印机。当通过该干燥部而使吸收了大量的油墨的卷筒纸干燥时,由干燥部所产生的干燥褶皱有时会延伸至输送方向上游侧,并到达压印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压印板,也有可能因干燥褶皱较大而无法通过抽吸孔而使卷筒纸完全地吸附在压印板上。而且,介质会因到达了压印板的干燥褶皱而从压印板翘起,而翘起的卷筒纸可能会和在与卷筒纸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记录头发生碰撞。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959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产生了干燥褶皱的介质与记录头的接触的记录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滑架,其具有向介质喷出液体的记录头,并且能够在与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进行移动;抽吸压印板,其与所述记录头对置,并且对所述介质进行抽吸;输送机构,其在所述介质的输送方向上被设置于所述抽吸压印板的上游侧,并且朝向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而对所述介质进行输送;干燥部,其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位于所述记录头的下游侧;介质抽吸机构,其对被送至所述干燥部的所述介质进行抽吸;控制部,其对所述输送机构进行控制,所述控制部具有控制模式,所述控制模式为,在所述输送方向上,在所述干燥部与所述抽吸压印板之间使所述介质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弯曲部的模式。
根据本方式,由于所述控制部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于所述干燥部与所述抽吸压印板之间使所述介质的一部分弯曲而形成弯曲部的控制模式,因此在所述控制部执行所述控制模式时,能够在所述输送方向上于所述干燥部与所述抽吸压印板之间使所述介质的一部分弯曲形成弯曲部。例如,在于所述干燥部中所产生的干燥褶皱在所述介质上向介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伸展时,能够在所述弯曲部处阻碍所述干燥褶皱在所述介质上伸展至所述抽吸压印板上的情况。其结果为,能够抑制所述抽吸压印板上的介质从所述压印板上翘起的情况,从而能够对所述抽吸压印板上的介质与所述记录头的接触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式中,在所述介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干燥部内的情况下,当使所述滑架于所述交叉方向上移动并执行所述记录头的维护动作时,通过使所述介质抽吸机构对所述介质进行抽吸并利用所述输送机构而将所述介质输送预定量的动作、和利用所述抽吸压印板来抽吸所述介质的动作,从而形成所述弯曲部,并且执行所述维护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2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