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氨分解系统的氨气泄露报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2062.1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6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博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C01B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氨气 探测器 氨气泄露 报警装置 氨分解 集气环 壳体 泄露 氨分解设备 管道接头 有效地 导管 提示 检测 | ||
本发明属于氨分解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氨分解系统的氨气泄露报警装置,其包括氨气探测器,还包括套设于各管道接头处的集气环,所述氨气探测器外套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与各集气环之间设有导管相连;本发明具有氨气探测器能够及时检测到泄露出的氨气,在氨气出现泄露时稳定、有效地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氨分解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氨分解系统的氨气泄露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中,对于需要高温加热的工艺步骤,往往要用到保护气体,将被加热物与空气隔绝,从而避免被加热物体氧化。氮气和氢气均可用作保护气体,二者又可通过分解氨气而制得,故这类加工工厂大多配有氨分解系统。
目前,公告号为CN278921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氨分解炉,它包括内胆箱体、设置于内胆箱体内腔中的炉胆、穿过内胆箱体上的至少两个气管,气管与炉胆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内胆箱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多根中心管,中心管上设置有电热丝,所述中心管两端外侧的内胆箱体的壁上开有多对安装孔,所述各安装孔内固定有套管,中心管的两端部分别插在所述的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外口部上具有套管盖。
受生产工艺限制,气管上各节管道的连接处难以确保完全密封,存在氨气泄露的可能性。氨气易溶于水,生成的氨水具有一定碱性,被人吸入后会对呼吸系统的黏膜造成损伤。因此,氨分解系统需要配置报警装置,用于监控氨气是否泄露,并在氨气泄露后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
现有的氨气泄露报警装置主要由氨气探测器和报警控制器组成,二者电性连接,由氨气探测器对室内氨气浓度进行监测。当氨气含量超标时,氨气探测器输出电信号至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控制指示灯闪烁、蜂鸣器报警等。
考虑到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探测器的安装高度一般要比释放源高处0.5~2m,并在氨气探测器附近留有不小于0.3m的净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种报警装置存在滞后性和不稳定性。一方面,氨气从泄露到扩散至氨气探测器处需要一定时间,即氨气探测器无法及时检测到泄露处的氨气。另一方面,可能出现的氨气释放源往往有多个,与氨气探测器之间的距离有长有短,当室内空气流动性很差时,泄露出的氨气难以扩散至氨气探测器处。上述情况均会导致报警装置无法及时提示工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氨分解系统的氨气泄露报警装置,其具有氨气探测器能够及时检测到泄露出的氨气,在氨气出现泄露时稳定、有效地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氨分解系统的氨气泄露报警装置,包括氨气探测器,还包括套设于各管道接头处的集气环,所述氨气探测器外套设有壳体,所述壳体与各集气环之间设有导管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管道接头处出现氨气泄露时,溢出的氨气受集气环和导管限制,将二者填充后直接流向壳体内部,且被稀释的程度较低,使得壳体内的氨气探测器能够及时检测到泄露出的氨气,在氨气出现泄露时稳定、有效地对操作人员进行提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管设有多个,导管与集气环一一对应,各导管并联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导管并联连接,单独将集气环与壳体连通,使得氨气由集气环运动至壳体内部的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程最短,氨气探测器能够更快地检测到氨气外泄,进而使报警控制器及时报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管朝向壳体一端设有气路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其中一处管道接头发生泄露后,需要及时对其进行维修,并在维修后排空集气环、导管和壳体内的氨气,避免残留氨气影响后续监测,故设置气路单向阀,避免壳体内的氨气倒灌入其它导管内,只需针对壳体和出现泄露的集气环、导管进行氨气排空操作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博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博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20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