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电镀的高耐腐蚀性及拉脱力增加的汽车端子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2168.1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1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平堂;王振中;毛建伟;王彦波;王明亮;王奇;彭灵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3 | 分类号: | H01R13/03;H01R13/04;H01R13/10;H01R11/05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李宣宣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拉脱力 汽车端子 铜镍铝合金 耐腐蚀性 质量分数 压接 废气污染环境 铝线 传统汽车 失效模式 铜锡合金 铜锌合金 冲压 电偶 生产成本 电线 废水 腐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电镀的高耐腐蚀性及拉脱力增加的汽车端子,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汽车端子的电镀工序即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气污染环境,压接尾部出现拉脱力不能满足要求的失效模式,使用铝线时铝和铜锌合金、铜锡合金易发生电偶腐蚀,本发明所述的汽车端子由铜镍铝合金带或板冲压而成,所述的铜镍铝合金带中镍含量的质量分数为2‑8%,铝含量的质量分数为1‑7%,其余含量为铜。本发明省了电镀工序,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端子与压接电线的拉脱力,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电镀的高耐腐蚀性及拉脱力增加的汽车端子。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端子以导电性好的铜锌合金(黄铜)、铜锡合金(青铜)为材料制作,然而黄铜及青铜耐性差,需要在端子制作前或制作后电镀锡来提高其耐腐蚀性,但是电镀工序即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会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气污染环境;同时传统端子的导体压接尾部的凹型内部仅设计两个凸起的筋来提高其端子与电线的拉脱力,经常会出现拉脱力不能满足要求的失效模式。同时在使用铝线时铝和铜锌合金、铜锡合金易发生电偶腐蚀,这些问题是限制汽车端子性能、加工环境、及铝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汽车端子的电镀工序即增加了生产成本,又产生大量废水和废气污染环境,压接尾部出现拉脱力不能满足要求的失效模式,使用铝线时铝和铜锌合金、铜锡合金易发生电偶腐蚀,提供一种不需电镀锡提高其耐腐蚀性,使用铝线时接触不放生电偶腐蚀,同时通过压接尾部凹处的结构改变提升压接端子和电线的拉脱力的免电镀的高耐腐蚀性及拉脱力增加的汽车端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免电镀的高耐腐蚀性及拉脱力增加的汽车端子,所述的汽车端子由铜镍铝合金带或铜镍铝合金板冲压而成,所述的铜镍铝合金带中镍含量的质量分数为2-8%,铝含量的质量分数为1-7%,其余含量为铜。
所述的汽车端子包括导体压接尾和绝缘线压接尾,所述的导体压接尾内侧设有锥形凸点或凹点,所述的绝缘线压接尾内侧设有内翘弹片。
所述的绝缘线压接尾设有两个内翘弹片,两个内翘弹片对称设置。
所述的汽车端子为插头端子,所述的插头端子包括接触头,接触头与导体压接尾连接。
所述的汽车端子为插座端子,所述的插座端子的包括接触片,接触片与导体压接尾连接,所述的接触片外侧设有不锈钢外套片,接触片与接触头为双接触。
所述的铜镍铝合金板为铜镍铝合金带,所述铜镍铝合金带的厚度为0.4 mm。
所述的锥形凸点为圆锥凸点或四方锥凸点,凸点亦可用凹点代替。
所述的圆锥凸点的圆锥底半径为0.2mm,锥高为0.2 mm,四方锥凸点的四方锥边长为0.4 mm,锥高为0.2 mm。
所述的汽车端子为铝电瓶线连接端子,所述的铜镍铝合金板厚度为2mm,端子接电瓶线柱端设有与线柱直径的匹配的圆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应用范围广泛,材料和尾部结构即可应用在插头端子上,也用在汽车的插座端子上,能够有效地提升汽车端子的应用;(2)节省了电镀工序,减少了环境污染,改善了工作环境;(3)提高了端子与压接电线的拉脱力,增加了产品的可靠性;(4)可用于铝线端子防止电偶腐蚀,有利于铝线在汽车上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端子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端子插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21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