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声辐照技术的相变微胶囊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2305.1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5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鲁进利;李洋;吴丽;韩亚芳;孙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5/06 | 分类号: | C09K5/06 |
代理公司: | 合肥昊晟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3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微胶囊 制备 壳材 超声辐照 相变材料 聚氨酯丙烯酸酯 马来酸酐共聚物 丙烯酸 空调制冷领域 偶氮二异丁腈 制备水包油乳 二丙烯酸酯 油相混合物 制备苯乙烯 相变潜热 正十二烷 包覆率 丁二醇 乳化剂 建筑材料 融化 响应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化剂;制备油相混合物;制备水包油乳液;制备相变微胶囊;一种基于超声辐照技术的相变微胶囊,包括壳材和设置在所述壳材内的相变材料,所述的壳材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的相变材料为正十二烷醇;该相变微胶囊呈现完整的球形,表面光滑均匀,融化相变潜热大,包覆率高,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速度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空调制冷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相变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超声辐照技术的相变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材料在固态、液态、气态中发生转变的过程叫做相变。相变过程中,会放热或者吸热,而材料会维持恒温,具有这种特性的材料叫做相变材料。相变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分为无机相变材料、有机相变材料和复合相变材料、无机相变材料包括结晶水合盐、熔融盐、金属合金等无机物;有机相变材料包括石蜡、羧酸、酯、多元醇等有机物;混合相变材料主要是有机和无机共融相变材料的混合物。
相变材料因具有高储能密度和相变过程温度近似恒定等特点,在热能储存与利用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未加改性的相变材料往往导热率低、耐腐蚀性差、具有可燃性,为了拓展其应用范围,采用微胶囊封装技术对相变材料进行改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对微胶囊进行改性的方法主要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方法主要有微流控法、喷涂干燥法、相分离法和粉末床法等;化学方法主要有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悬浮聚合法、锐孔-凝固浴法和化学镀法等。
近年来,研究较多的改性方法是采用原位聚合法以甲醛基为壳材原料、石蜡为相变材料合成相变材料微胶囊化颗粒,但受制备工艺及材料固有性质的影响,该制备工艺在胶囊壁中残留甲醛,如三聚氰胺-甲醛、明胶甲醛和尿素-甲醛壳微胶囊通常在应用中释放有毒的甲醛,不符合环保要求。同时石蜡作为芯材具有密度小、导热率低、相变过程体积变化大,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速度慢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相变微胶囊对温度变化的响应速度慢,提供了一种基于超声辐照技术的相变微胶囊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超声辐照技术的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化剂
依次向容器中加入质量比为1:0.3:60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粉末、NaOH和去离子水,80~90℃下磁力搅拌1~3小时,调节溶液pH值至4~6,得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化剂;
(2)制备油相混合物
依次向容器中加入质量比为12:2:0.15:12丙烯酸树脂、丙烯酸、偶氮二异丁腈和正十二烷醇,25~45℃超声辐照条件下恒温搅拌30~40分钟,得到油相混合物;
(3)制备水包油乳液
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化剂加入到油相混合物中,在30~40℃下超声辐照,乳化分散20~40分钟,得到水包油乳液,所述的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化剂与油相混合物的质量比为2.3:1;
(4)制备相变微胶囊
将水包油乳液70~80℃下恒温搅拌2~3小时,90~95℃下保温1~2小时后,抽滤并使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清洗反应产物,最后恒温50℃干燥得到相变微胶囊。
所述的步骤(1)中,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乳化剂的浓度为0.1~20mg·mL-1。
所述的步骤(1)中,溶液呈淡黄色后用柠檬酸溶液调节pH值至4~6。
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丙烯酸树脂包括聚氨酯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2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