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线自锁式尾部收放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2800.2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闵荣;席庆彪;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5/24 | 分类号: | B64C25/24;B64C25/26;B64C25/58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高凌君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 尾部 缓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线自锁式收放尾部缓冲装置,由电动作动器、滑道组件、减震器和尾部摇臂组成;作动器机身接头位于机体尾部并与电动作动器连接。滑道组件设在机体尾部,减震器滑动销在滑道组件内沿滑道滑动。尾部摇臂耳片与机体尾部连接。尾部摇臂上有连接孔通过减震器连接销与减震器连接。无人机发射时,电动作动器拉动减震器尾部沿滑道滑动,带动尾部摇臂向上转动收起以减少飞行中的气动阻力。无人机进入回收航线时,电动作动器推动减震器沿滑道向后滑动,减震器带动尾部摇臂向下转动,当减震器轴线与滑道组件中滑槽轴线夹角大于90°时,减震器和尾部摇臂处于自锁状态。着陆时尾部摇臂向上转动压缩减震器,实现减震缓冲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直线自锁式尾部收放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伞降无人机具有机动性强,回收场地不受机场制约,因而广泛应用于各国的无人机系统装备中。但是,伞降无人机受到降落伞稳降速度的限制,其回收过程中接地速度普遍要大于一般的滑跑型无人机。因此,伞降无人机的着陆缓冲装置,普遍要求具有较大的缓冲行程长。
滑橇减震装置是目前伞降无人机的主流接地缓冲装置,具有缓冲行程大、地面适应性强、可应急滑降等特点。伞降无人机由于其执行任务的要求,该型无人机飞行平台在机体前部常常装载有SAR、光电侦察平台和CCD相机等高价值机载侦察设备。为了保证机载设备着陆的安全,机体滑橇减震装置常常设计在机体回收重心的前部,保证无人机机体在着陆缓冲过程中飞机姿态为抬头运动。这样就造成无人机机体尾部常常会与地面接触碰撞。现有的伞降无人机系统为了保证机体尾部的安全,常常采用尾部加装一次性压溃吸能材料,如PMI泡沫和薄壳类等压溃吸能材料。该类吸能材料受到机体结构尺寸和飞机气动性能限制,其缓冲行程很短。因而,大大降低了机身尾部的缓冲效率,经常造成飞机尾部壳体撕裂、尾部螺旋桨触地以及飞机尾撑、垂尾触地等回收事故。对装备的使用寿命和出勤率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保证机体尾部结构和设备的回收安全,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在起飞时收起,着陆时放下的大行程机体尾部减震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伞降无人机尾部减震装置缓冲行程小、缓冲过载大以及飞行气动阻力大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大缓冲行程、低缓冲过载、免维护可重复使用的直线自锁式收放尾部缓冲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作动器机身接头、作动器连接销、电动作动器、尾部摇臂连接销、滑道组件、减震器滑动销、减震器、减震器连接销、尾部摇臂、尾部足垫、尾部摇臂耳片;所述作动器机身接头位于机体尾部,所述电动作动器与作动器机身接头通过作动器连接销连接,所述滑道组件位于机体尾部,滑道组件通过减震器滑动销分别与电动作动器和减震器相连;减震器滑动销可在滑道组件中沿滑道滑动;
所述尾部摇臂位于电动作动器的下部,尾部摇臂一端与尾部摇臂耳片通过尾部摇臂连接销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尾部足垫,尾部摇臂中间部位开有减震器连接孔,并与减震器下端部通过减震器连接销相连接;尾部摇臂耳片与机体尾部连接;无人机发射时,电动作动器拉动减震器尾部沿滑道滑动,带动尾部摇臂向上转动收起以减少飞行中的气动阻力;无人机进入回收航线时,电动作动器推动减震器沿滑道组件向后滑动,减震器带动尾部摇臂向下转动;当减震器轴线与滑道组件中滑槽轴线夹角大于90°时,减震器和尾部摇臂处于自锁状态;无人机着陆时,尾部摇臂向上转动压缩减震器,实现减震缓冲功能。
所述尾部足垫为圆盘状,尾部足垫上中间连接处转动可调。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大缓冲行程、低缓冲过载、免维护可重复使用的直线自锁式收放尾部缓冲装置;采用摇臂式缓冲结构,尾部减震摇臂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收起,有效地提高飞行器飞行性能。
本发明直线自锁式收放尾部缓冲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
低缓冲过载,该尾部缓冲装置具有较大的缓冲行程,可以大大降低机体回收过载,保证机体及设备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爱生技术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28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飞行器组装件致动系统
- 下一篇:用于制动飞机轮的轮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