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反硝化氨氧化MBBR工艺实现深度脱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3091.X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4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华;张瑛洁;王凯;程喜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9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硝化 氨氧化 深度脱氮 亚硝 厌氧氨氧化反应 污水处理技术 厌氧氨氧化菌 反硝化菌 缺氧区 原污水 氨氮 脱氨 厌氧 还原 污水处理 污水 能源 应用 | ||
一种通过反硝化氨氧化MBBR工艺实现深度脱氮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将MBBR填料投加到厌氧和缺氧区,将反硝化还原控制在亚硝阶段,产生的亚硝与原污水中的氨氮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实现反硝化氨氧化途径脱氨。本发明将反硝化菌和厌氧氨氧化菌应用于污水处理,通过反硝化氨氧化途径能够节省碳源和能源,实现污水深度脱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反硝化氨氧化MBBR工艺实现深度脱氮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以及含硝酸盐废水处理,提高氮去除率,解决氮磷污染,保护水环境。
背景技术
我国水体氮磷污染引起的富营养化严重。
普通生活污水属于低温低氨氮浓度废水,常规的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技术存在瓶颈,短程硝化难以实现和维持,厌氧氨氧化菌生长缓慢,世代周期长。
反硝化氨氧化即在单一反应器内,同时进行部分反硝化反应(NO3- NO2-)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厌氧氨氧化过程中的电子受体 NO2--N 来自于反硝化过程 NO3--N 的还原,它可以有效的解决厌氧氨氧化过程 NO2--N难以获得的问题,并且可以将厌氧氨氧化过程产生的 NO3--N 原位去除,因而TN 去除率更高,同时耦合厌氧氨氧化反应使得本工艺能够进一步节省碳源和曝气能耗,可用于强化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氮磷去除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通过反硝化氨氧化MBBR工艺实现深度脱氮的方法,强化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总氮去除效果,提高总氮去除率。
一种通过反硝化氨氧化MBBR工艺实现深度脱氮的方法,其装置组成主要包括(1)进水泵、(2)MBBR填料、(3)厌氧区、(4)缺氧区、(5)缺氧区、(6)好氧区、(7)好氧区、(8)好氧区、(9)好氧区、(10)沉淀池、(11)出水、(12)搅拌器、(13)曝气装置、(14)污泥回流泵、(15)硝化液回流泵。
一种通过反硝化氨氧化MBBR工艺实现深度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3)厌氧区、(4)缺氧区、(5)缺氧区等区域填充(2)MBBR填料。
一种通过反硝化氨氧化MBBR工艺实现深度脱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首先通过(1)进水泵进入(3)厌氧区,同时活性污泥通过(14)污泥回流泵也进入(3)厌氧区,硝化液通过(15)硝化液回流泵进入(4)缺氧区、(5)缺氧区,在(3)厌氧区、(4)缺氧区、(5)缺氧区等区域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发生部分反硝化反应,硝态氮被还原为亚硝态氮,在此区域的(2)MBBR填料上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亚硝和氨氮反应生成氮气,同时发生厌氧释磷反应;
2)缺氧末剩余混合液继续流入(6)好氧区、(7)好氧区、(8)好氧区、(9)好氧区,剩余的氨氮发生硝化反应被去除,同时发生好氧吸磷反应,经过(10)沉淀池泥水分离,(11)出水达标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通过反硝化氨氧化MBBR工艺实现深度脱氮的方法,图1中:1-进水泵,2-MBBR填料,3-厌氧区,4-缺氧区,5-缺氧区,6-好氧区,7-好氧区,8-好氧区,9-好氧区,10-沉淀池,11-出水,12-搅拌器,13-曝气装置,14-污泥回流泵,15-硝化液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1)污水首先通过(1)进水泵进入(3)厌氧区,同时活性污泥通过(14)污泥回流泵也进入(3)厌氧区,硝化液通过(15)硝化液回流泵进入(4)缺氧区、(5)缺氧区,在(3)厌氧区、(4)缺氧区、(5)缺氧区等区域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发生部分反硝化反应,硝态氮被还原为亚硝态氮,在此区域的(2)MBBR填料上发生厌氧氨氧化反应,亚硝和氨氮反应生成氮气,同时发生厌氧释磷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中欧膜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30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