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获取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入轴转动方向的方法及相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3147.1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0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智;张昌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40 | 分类号: | F16H63/40;F16H6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获取 离合器 变速箱 输入 转动 方向 方法 相关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获取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入轴转动方向的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所述获取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入轴转动方向的方法在不改变双离合器变速箱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了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入轴转动方向的获取,为双离合器变速箱计算同步器速差提供了准确的输入轴转速及输入轴转动方向,使得双离合器变速箱可以更加精确的进行同步器速差的计算,避免了由于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入轴转动方向不明确而可能导致的同步器速差的计算误差,提升了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换挡平顺性和换挡速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获取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入轴转动方向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双离合,即双离合器变速箱(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有别于一般的自动变速箱系统,它既属于手动变速箱而又属于自动变速箱,除了拥有手动变速箱的灵活性及自动变速箱的舒适性外,还能提供无间断的动力输出。
双离合器变速箱基于手动变速箱的基础上上形成,而与手动变速箱所不同的是,双离合器变速箱的两幅离合器与两根输入轴(第一轴和第二轴)相连,换挡和离合操作都是通过一集成电子和液压元件的机械电子模块来完成的。在双离合器变速箱中一般都会设置三个转速传感器,其中一个用于测量差速器主减速齿的转速,称为输出轴转速传感器,另外两个分别用于测量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转速。这三个转速传感器从系统安全和成本考虑,通常只有输出轴转速传感器能够识别输出轴转动方向,转动方向用于区分机动车辆前进时的转速和机动车辆倒退时的转速,例如可以定义机动车辆前进时输出轴转动方向为正,则此时输出轴转速也为正值,机动车辆后退时输出轴转动方向为负,则此时输出轴转速也为负值。
在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换挡过程中,同步器的选档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能够尽可能避免由于电磁阀执行器对同步器的控制对整个传动链的干扰而引起的换挡噪音,同步器的选档过程中控制同步器运动的压力是需要精确控制的,精确控制同步器运动压力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根据同步器的不同的速差选取不同的推动同步器运动的压力,简单来说就是速差越大需要的同步器推动压力越大。但同步器的速差信号不仅与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转速有关,而且与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转动方向有关,而正如前文所述从系统安全和成本考虑,在双离合器变速箱中的三个转速传感器,只有输出轴转速传感器既能够获取输出轴转速,也能够识别输出轴的转动方向,这就使得在某些工况下,同步器的速差信号计算会由于第一轴和第二轴的转动方向不同而导致较大偏差,进而给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换挡过程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获取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入轴转动方向的方法及相关装置,以实现识别双离合器变速箱中的输入轴转动方向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获取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入轴转动方向的方法,应用于包括输出轴和输出轴的双离合器变速箱,所述输出轴包括第一轴和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包括多个前进档位,所述第二轴包括多个前进档位和一个倒档档位;所述获取双离合器变速箱输入轴转动方向的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输出轴的转速和所述输出轴的转动方向;
获取所述第一轴的挂挡拨叉的状态和所述第一轴的输入轴转速;
获取所述第二轴的挂挡拨叉的状态、所述第二轴的目标档位、所述第二轴的实际档位和所述第二轴的输入轴转速;
每隔预设周期,根据所述输出轴的转速、所述输出轴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一轴的挂挡拨叉的状态和所述第一轴的输入轴转速,计算所述第一轴的输入轴转动方向;
每隔预设周期,根据所述输出轴的转速、所述输出轴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二轴的挂挡拨叉的状态、所述第二轴的目标档位、所述第二轴的实际档位和所述第二轴的输入轴转速,计算所述第二轴的输入轴转动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3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