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体的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3709.2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7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郭占成;郭磊;鲍其鹏;王哲;温小椿;杨逸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08 | 分类号: | B22F9/08;B33Y4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打印 球形 金属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生产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体的装置,其特征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安装的溢流给料装置(1)、高温熔化球化室(16)、成型冷却室(8);
所述溢流给料装置(1)底部与储气罐相连(20),上部设有金属粉料进料口(23)与流化气体出口(22),中间为粉料流化室(21),左侧下部与钢质炉顶(2)中心相连为金属粉料出料口(25);
所述高温熔化球化室(16)顶部与钢质炉顶(2)底部相连,高温熔化球化室主要包括内层耐热内衬(15)、中层保温砖(6)、外层钢质炉壳(4)三层结构,内部镶嵌有整套的铜冷却壁(5),高温熔化球化室(16)上部与下部分别设有沿圆周径向均匀分布的惰性还原气出口(18)、惰性还原气入口(14),所述惰性还原气出口(18)处均设有钢质挡板(3);
所述成型冷却室(8)内壁为钢质内衬(7),中层为保温砖(13),外层采用钢质炉壳(11),底部设有产品出料口(9);
所述高温熔化球化室(16)高度大于1.5m,采用由上而下渐扩式炉型,内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80°~86°,炉型角度大小根据物料在炉内下落过程中发散程度调整;采用多段式精确控温,根据实际金属粉体原料的熔点控制工作区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控制为金属粉体熔点温度以上;
所述成型冷却室(8)高度为大于1.0m,采用由上而下渐缩式炉型,上部内壁与水平的方向的夹角为85°,下部内壁与水平的方向的夹角为33°,底部设有产品出料口(9)与出料阀门(10),可根据成型冷却室(8)内的储料量开闭;所述成型冷却室(8)下部的冷却壁(12)采用循环冷却水作为冷却介质,冷却水流速根据成型冷却室(8)的实际温度调整。
2.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生产3D打印用球形金属粉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将粉料流化室(21)、成型冷却室(8)与粉料流化室(21)充满混有5%比例还原气的惰性气体后;开启加热系统电源,使高温熔化球化室(16)温度达到合适的工作范围;打开流化气体阀门(19),惰性送粉气体经储气罐后进入,将金属粉末经金属粉料进料口(23)送入粉料流化室(21),调节流化气体阀门(19)流量与粉末进料速度,溢出流化层的气体经流化气体出口管排出,使流化室内粒度分布合格的细颗粒处于流化状态,而粗颗粒沉积在粗粉排出口(26)处分段排出;
打开流化室隔板(24),使溢出流化室隔板(24)的粉末进入金属粉料出料口(25),经钢质炉顶(2)均匀分散地进入高温熔化球化室(16),在其上部充分预热,中部开始熔化,中下部完全为液态,金属液滴靠自身的表面张力自发形成球形,原料中部分氧化的颗粒在达到其还原的温度区域迅速还原,至高温熔化球化室(16)底部球化完全,球形液滴进入成型冷却室(8)内部,逐渐降温,到达其中下部凝固成型,至成型冷却室(8)底部冷却至70℃以下,通过控制出料阀门(10)开关经产品出料口(9)阶段性出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37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