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10214053.6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07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义龙;曾昊杰;刘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2B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成像 镜头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dn/dt)1‑5.506×10‑6/;(dn/dt)22.97×10‑6/;(dn/dt)3‑1.22×10‑4/,其中,(dn/d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在0~60℃范围内的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在0~60℃范围内的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在0~60℃范围内的折射率温度系数。本发明提供的光学成像镜头,通过合理搭配各透镜之间的镜片形状与光焦度组合,使得当温度改变后,dn/dt各镜片之间变化相互补偿,不需要自动对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目前,摄像镜头已经成为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相机)的标配,摄像镜头甚至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电子设备时首要考虑的指标。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设计水平、制造加工技术的进步,长焦系统已广为旗舰手机所追捧,但是长焦镜头一般组件较多,而在机身轻薄化的趋势下,智能手机没有足够的深度以容纳长焦镜头的组件。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具有潜望式成像结构,可满足机身轻薄化的要求,并具有温度变化的情况下无需自动对焦的优点。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像侧表面为凹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dn/dt)1-5.506×10-6/℃;(dn/dt)22.97×10-6/℃;(dn/dt)3-1.22×10-4/℃,其中,(dn/dt)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在0~60℃范围内的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在0~60℃范围内的折射率温度系数;(dn/dt)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在0~60℃范围内的折射率温度系数。
满足上述条件,各透镜合理的搭配,彼此之间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成像面偏移量将相互抵消或使这种现象影响降至最低,便可在不同温度下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靠近第一透镜物侧表面的光阑。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7<f2/F<-0.61;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表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
满足上述条件,能对透镜的投射高度有效的减小,有效减小光线在第三透镜上的投射高度,对于整体视场像差的差异,减小垂轴色差。
进一步的,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0.7<(TC1+TC2+TC3)/(AC1+AC2)<10;其中,TC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镜片的厚度,TC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镜片的厚度,TC3表示所述第三透镜镜片的厚度,AC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到所述第二透镜的间距,AC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到所述第三透镜的间距。
满足上述条件,光学成像镜头结构均匀,机构更容易设计,且该光学成像镜头敏感度极佳,利于量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40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