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颌面外科专用下颌升支内侧拉钩在审
申请号: | 201910214673.X | 申请日: | 2019-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冯冠英;王瑞霞;何应政;王羽立;张平;万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郑婷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钩 拉钩手柄 下颌升支 颌面外科 尾端 前端钩 中段杆 下颌 一体成型 圆角矩形 下牙槽 握持 中段 避开 损伤 测量 神经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颌面外科专用下颌升支内侧拉钩,包括:前端钩、中段杆及尾端拉钩手柄,所述前端钩、中段杆及尾端拉钩手柄为一体成型,所述颌面外科专用下颌升支内侧拉钩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本发明避开下颌孔,尽可能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拉钩中段的刻度方便测量与研究,且尾端拉钩手柄方便用力和握持,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颌面外科专用下颌升支内侧拉钩,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下颌整形手术主要为双侧下颌支矢状劈开截骨术,手术入路为口内,手术中需用下颌升支内侧拉钩暴露术野,拉钩作用位置下方有下颌孔,下牙槽神经从此孔进入下颌神经管。现有技术中的下颌升支内侧拉钩易损伤下牙槽神经,且拉钩手柄不便握持。为解决这些问题,根据相关研究下颌孔距离下颌升支前后缘距离,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颌面外科专用下颌升支内侧拉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颌升支内侧拉钩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的问题,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颌面外科专用下颌升支内侧拉钩,包括:前端钩、中段杆及尾端拉钩手柄,所述前端钩、中段杆及尾端拉钩手柄为一体成型;
所述颌面外科专用下颌升支内侧拉钩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端钩正面观为1/2圆,半径12.5mm,侧面观为1/2圆,半径8mm;所述前端钩与中段杆连接处的切线与中段杆成20°夹角。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前端钩厚度为3mm,所述前端钩边缘圆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中段杆两长边平行,长度为80mm,宽度为25mm,厚度为3mm;所述中段杆从距前端连接处8mm位置至距前端连接处48mm位置内凹,所述内凹为圆角矩形,宽度为10mm,长度为40mm,所述中段杆边缘圆润,所述中段杆无内凹侧长边每10mm有刻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尾端拉钩手柄横截面为圆角矩形,所述尾端拉钩手柄与中段杆夹角为120°,所述尾端拉钩手柄为中空结构、内腔面至外表面厚度为3mm,所述尾端拉钩手柄长度为130mm且与中段杆连接处至20mm处两长边平行,宽度为25mm,厚度为3mm,所述尾端拉钩手柄自22mm处至130mm处两长边平行,宽度为35mm,厚度为10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尾端拉钩手柄22mm至130mm段上有四个椭圆形凹陷,椭圆形长轴为25mm,短轴为20mm,间距1mm,凹陷深5mm,所述距前端最近的一个椭圆形凹陷距与尾端拉钩手柄连接处30mm,所述尾端拉钩手柄边缘圆润。
在本发明,拉钩的厚度是指拉钩横截面圆角矩形的宽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避开了下颌孔,尽可能避免损伤下牙槽神经,拉钩中段的刻度方便测量与研究,且尾端拉钩手柄方便用力和握持,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颌面外科专用下颌升支内侧拉钩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颌面外科专用下颌升支内侧拉钩的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发明所述颌面外科专用下颌升支内侧拉钩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2146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